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诗歌写作课之六

进入《春江花月夜》的内部秩序

满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10月18日   04 版)

    宋宝颖/制图

    一幅绘画有透视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运用散点透视,与外面世界的焦点透视不同。

    简单来说,焦点透视好比你在拍照,只能拍镜头里的东西,拍不到视域以外。与此相似的是,我们读到的很多外国诗歌里,是作者站在一个固定点看到的事物。这样的诗,你一眼看到它的简单结构,看到诗人叙事的秩序,我们不必多说。

    中国人的诗像中国人的画。我们说的散点透视,是在一个画面里有多个视点,这些点是不断移动的,所以也叫移动视点。

    你看过那幅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吗?你读过的那首绘画长卷般的古诗《春江花月夜》吗?

    它们都是散点透视或移动视点的代表作。它们有它们的结构原理,而且在作品中贯彻和完成,就成了作品中的秩序。这里说的秩序,你可以理解为画家和诗人调动各种元素,在一个作品里怎样和谐共存的关键。

    有时候,我们会在一首诗里遇到相当复杂的秩序。即便是很有眼力的鉴赏者,也要细看才看得出来。

    从写景抒情的方面来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复杂程度到了极致,也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能把握这首诗的内在秩序,能欣赏这首诗好在哪里,其他的诗篇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先来吟诵一遍这首诗,重点是吟诵不是默读。你要静下心来,稍慢一点,要随着诗人视点的移动轨迹,看到你眼前的事物。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你吟诵时出现的第一个视点在哪里?是不是同时看得见江面和海面的高处?如果在低处看,月圆时江潮起伏很大,是个立面。所以你能肯定张若虚身在高处,才能看到江与海形成一个开阔的平面,看到这个开阔平面上升起的明月。

    第二个视点更高更远,能看到千万里的滟滟波光,并且不是一条江,而是天之下所有的江,全都照着月色。按理说,这已经超出了人在现实中的视觉能力,只可以在想象中看到,只能在心灵里看到。但是,不管在哪里看到的都是看,无论它叫想象视点还是心灵视点,都有一个视点存在。

    第三个视点变化太大了,从高处直落下来,刚刚看到的还是曲折环绕的大江,现在已到了开满鲜花的江心岛上,花叶上铺一层降水的细小晶体,月光下有迷人的微光。谁能感觉到空寂之中有流霜在飞呢,水边小洲上的白沙又有谁看见?

    自古以来的诗歌鉴赏者,差不多都忽略了一点:张若虚写的“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进入了他感觉中自然万物的细微之处。那些流霜与白沙,在如水夜色和如银月色中,看不见也触摸不到,但它们依然存在。这种审美穿透力,也就是调动不在感觉之中却又感觉得到的意象,是二十世纪现代派诗人的拿手好戏。张若虚太厉害了,比他们领先了一千二百多年。

    第四个视点,转到了一处开阔的江岸,江天一色的大画面中只有圆月的清辉。诗人应该是看了很久,眼前一会儿虚化,一会儿凝实,进入了看得见幻象或者说心理视界的特殊视点。

    幻象视点,也就是这一首诗的第五个视点:在江畔看见明月的第一个人,站在那里受到月光照耀,那是哪一年的事情,看不清楚的那个人是谁?接下来,诗人看到的是,那轮江边明月年年相似,江畔望月的人岁岁不同。一条江水流淌无尽岁月,江月等待的那人还是没来。

    也许那人来了,是写诗的张若虚,能与江月聊聊心事的人,一个值得等待千万年的朋友。

    附带说一句,人们读到也读懂了其中的哲理,关系到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延续与存在,有追问、领悟,也有感叹。我们写诗的人要知道,千百年的诗人们写了不少哲理诗,张若虚比他们更近人心。还有,别人写思考写哲理,尽可能地用文学语言说出他们的理智结晶,而张若虚只写他在江边看到的一组幻象,现在是他出神之时看到的场景,以往却是江边确实有过的场景,放在一种有意安排的秩序中就好,胜过别人在诗中的理性描述。

    接下来,在他的第六个视点,看见长着青枫的水边,有人望着悠然而去的白云暗自心伤。目光不及的远处,有个男子驾舟漂泊,那人是谁,他的相思在明月清辉的哪个楼台?

    第七个视点移到那个楼台,看见了那个离别后的女子。月光怜惜地照着她和她身边的所有事物,无处不在。卷帘和捣衣时的几个动作细节,显现出她的相思苦。

    第八个视点是前两个视点的相加,是在极远之处,看得见相思中的两人,只能遥遥相望,不能音信往来。为两人传书的雁和鱼,都没有抵达他们的所在。一个在天上的无边月光里迷了方向,另一个太累了,沉入水中再次跃起,荡出水面的波纹。

    第九个视点在梦中,梦中有飘着落花的空静的潭水,那个相思的春天,先是在潭水中消逝了一半,然后又随着江水快要流尽,不觉中已经是落月西斜,春天到了尾声。

    第十个视点仿佛又回到了第二个视点,看得见那轮江月藏于海雾之中,这是极高;看得见潇湘到碣石的漫漫长路,这是极远。

    要是还有最后一个视点的话,应该是第十一个,像第四视点那样的幻象视点。他看见在落月之前,一些归乡游子漂浮在月光之上而来,一时间江边所有的树都在摇动,所有的摇动都激荡起欢愉之情,激荡起一首乐曲的高潮时刻。但是张若虚说,我不知道有几个人能乘月而归,也许这种事情从来都没有发生。

    怎样欣赏,怎样分析,一首诗有不止一种阅读方式。一般来说,不同的阅读方式达到不同的深度,你要是在书籍和网络上看到《春江花月夜》的解读,就能相信这一点。写诗的人当然要看到深处,只在浅显的地方欣赏一首诗,对自己的写作帮助不大。

    在《春江花月夜》中看到诗的视觉构成,也就是从视点出发看到诗的内部秩序,是前人没有试过的,在我也是首次。这里提出的各种视点,比如移动视点、想象视点、心灵视点、幻象视点、相加视点、组合视点、梦中视点等等,是我不得不临时使用的概念,这些新的词语便于指出新的事物,仅此而已。你在深度欣赏这首诗之后,可以忽视和忘记这些名词。

    如果你更细心一些,建议你写一个《春江花月夜》的分镜头剧本。不要太简略,详细一些才好,你会让视觉里先后出现的场景,有一个更清晰和完整的视觉秩序。

    这样一来,你的下一首诗歌写作,如果篇幅稍长,可能就从中受益了。

    特邀编辑:董学仁

进入《春江花月夜》的内部秩序
梁楷的金带(四):工笔与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