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生与死却在眨眼之间,也有人说人生事无解,而珍惜眼前是永恒,谨以此文来总结电影,即“悲欢离合里的死亡审视,人间烟火中的爱与救赎”。故事起源于一场葬礼中,刚刑满释放的殡葬师莫三妹救下了武小文,小文就此纠缠上了莫三妹,莫三妹并不安生,她大闹火葬场,涂鸦客人的骨灰盒……这给本就麻烦缠身的莫三妹带来了一系列生活难题。一番番啼笑离合之后,这对混迹于殡葬行业的“特殊父女”碰撞出奇妙的情谊。
这是一部死亡题材的电影,这部电影对于死亡的阐释是层层叠加的,而且每一层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味。首先,直视死亡。死亡,常被认为是避讳的、肮脏的、消极的,但诚如影片中所说:“人生就像一本书,哪个都要翻到最后一页。”而死亡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提的最后一页。影片独到之处在于,用孩童的视角讲述其在面对死亡时的心路历程,让我们看到直视死亡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而孩童面对死、接受死、直视死的历程,同样也是自我成长与救赎之路。其次,敬畏死亡。莫老爷子说:“这一行,有能耐的看不上,无能耐的干不了。做殡葬是为了圣人心!”对于从事这个特殊职业的人来说,死亡是自己日常必须面对的问题,正如影片中拼骨架、舒筋骨、清污垢,整理衣物的画面一样,在他们看来,死亡不是龌龊和回避,而是一种从容和敬畏,甚至说对于死亡的敬畏是一种传承。最后,向死而生。我尤其喜欢片中那个场景,莫三妹把爸爸的骨灰变作烟花盛开在空中时,烟花的光芒照到莫三妹的脸上。人生、生命、死亡像烟花一样,只是瞬间,但是只要死了的那个人曾经存在于心,它总会留下璀璨的光辉,始终给予生者希望和力量。并且,导演所要表现的死不只是辉煌,更是富有色彩,夭折女孩的妈妈涂满彩色指甲油的双手,武小文为夭折女孩绘制的彩色骨灰盒都是回答,死与新生一样要有生命力,死并不灰暗,而是五彩缤纷,充满意义的。
该片取景于武汉街头巷陌,全片市井气息十足,市井环境下每个人各具特色,其中男主角莫三妹更是多面性格,曾经坐过牢,有点泼皮味道,但却又内心豁达、公正善,影片没有写大英雄的故事,而是聚焦市井街坊间的小人物,更具生活气息,也更让人动容。各种矛盾与对抗一次次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一环又一环的矛盾的发生与化解与死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而然也伴随着对死亡的深入理解与剖析,时而真实,时而搞笑,时而也让人感动到泣不成声,不得不说,导演对于观影的紧凑感把控得很好。
母亲离世早,从小在火葬场长大的莫三妹与孤儿长大的武小文,内心深处都是缺爱的,而两个缺爱的陌生人将自己的爱给了对方,就好像仅有一个糖果也要给予对方,这样无私真诚的爱意更让人感动。而他们之间的温暖是双向的,并不只是体现在莫三妹因为有了武小文这个女儿而对生活上心,还体现在上幼儿园的武小文就已经懂得偷偷把外婆生前存的钱给莫三妹。如果说父亲的爱是无私的,是充满责任的,那么女儿的爱就是赤裸的,是和盘托出的,他们在双向的温暖中,从不成熟中学会成熟,他们相互陪伴,相互成长,也相互救赎。人活一辈子,总会经历挫折,苦难,种种不如意……功名利禄只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也不是人生的目的,真正填补内心深处到底还是一路上的爱与陪伴,理解与支持。
人生浅浅,长路漫漫,其实得失成败无处不在,前方的彼岸并不是光明的坦途,也会布满荆棘,所谓路的前方还是路,而唯有珍惜眼前就是永远。悲欢离合里的死亡审视,人间烟火中的爱与救赎,人生大事,人生除死无大事,死亡是人生大事,死亡背后的爱与陪伴,更是。
责任编辑:谢宛霏
大理大学学生 邓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