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的时候,我来开车,车程四十分钟,带着母亲、老公,还有孩子。两个孩子因为无聊,在后排打闹不休,争执不休。
“宝贝们,你们看两边的树上,都有鸟窝!”直到我提醒他们看两旁的水杉树,他们才转移了注意力。“哥哥,我这边鸟窝多,好几个,又来一个!”
家乡的人常年奔走在这条水杉路上,这条公路从邳州通往苍山,两旁种满了水杉。家乡的人可以看见邳苍公路两旁水杉树的春夏秋冬,看见春天水杉刚冒出的杉叶如绿羽,可以看见夏天水杉刚柔并存、气宇轩昂的绿袍,可以在秋天捡拾小巧玲珑的水杉果,也可以在冬天看见树上的鸟窝。一如家乡的人能看见著名“时光隧道”的银杏树林,春夏秋冬,四季精彩。
孩子们继续数起鸟窝来,声音是雀跃的。公路两旁的水杉树,在冬日里,身形是高高长长的,水杉叶脱得很干净,只留下清清爽爽枝杈,这些鸟窝,星星散散的,分落在不同高度的树枝上,造型很简单,无非就是球形或者漩涡型,这些鸟窝,就像阳康后没来得及清洗的短发,也像我的帽子,在这样的冬天,当水杉树的叶子都落了,鸟窝也就清清晰晰地显现出来了。
我向同车的人表达了心里的疑惑:“嗨,你们说,这些鸟窝是有固定的归属吗?如若是其他的鸟儿,经过这条路上的鸟窝,若是看到鸟窝里没有鸟儿,他们会在鸟窝里留宿吗?”
“还是鸟类会用自己的独特气味,宣示自己的领空别人不可侵犯呢?或者说,鸟儿倦了的时候,还会回到自己的栖息所呢?”
孩子们不知道答案,我也不知道。也许鸟儿会记得它最早的窝吧。
老公说,小时候还是一个小毛孩的时候,是很喜欢拿着弹弓打鸟的。刚进入冬天,调皮的男孩子就成群结队地出来了。大人们就说:“去去去,去那边树林里玩去。”他们就开始去树林里追鸟了,用弹弓裹着圆圆的石子到处打,成群的鸟儿被惊飞,这样大的阵仗,也许一只也抓不着;胆大的孩子,就攀着梯子去屋檐下掏鸟,看到瓦片和屋墙有缝隙的地方,就能掏出麻雀来;或者是派再胆大点儿的小孩,爬树上去端鸟窝,小心翼翼地把雏鸟端下来当宠物喂,那会儿麻雀也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他们捉鸟的时候,大多也看不上小小的麻雀。
我只是不知道,他们用弹弓追着打的,是正想回鸟窝的鸟儿呢?还是越冬飞过树林的鸟呢?正想着,看到了界碑,白果园到了。
“上来,快上来!”
我看见一群少年在树下仰着望着,一个男孩趴在村头的树上,他在高处喊着,仿佛一直在等我。
我又看见童年的我,像被惊散的鸟群中的一只,飞去了,飞了很久很久,飞了好多年,又飞了回来,落在村口的一棵树上。
责任编辑:谢宛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教师 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