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3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稚语童言,治愈童言(散文)

湘潭大学硕士生 温裕群(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3月28日   08 版)

    夏日午后近四点,卷闸门外以依旧闷热无比,墙角的小野花耷拉着脑袋忙慌寻觅一处清凉。我三岁多的小侄女涵涵,正顶着睡午觉时漫湿的头发一步一顿下楼开启午后的自由时光。

    我坐在家里开的杂货店里期盼着客人进来,暑期的日子就这样慢慢在客人的脚步匆匆中流逝。“咦?怎么开灯了?”涵涵盯着摇椅把手处金色的光向我问道。我顺势看去,忍不住要笑出声来。

    半开的卷闸门替家里的杂货店挡去了午后大部分的阳光直射,但仍有少缕“金线”织进了屋内角落。我忍住笑意告诉涵涵:“涵涵,这不是灯光是阳光呀!”涵涵愣了几秒,走去摇椅把手前用小手使劲摩挲手把金光处,拍了又拍才在心里解答了自己前几分钟的疑惑。

    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觉得弥足珍贵,金色的日光在孩童的眼中是点亮黑夜的灯光,对真假的在乎和求证是发自内心的好奇,而非功利地权衡。而这是稚语童言给已然成年的我的第一次触动。

    等待着开学的暑期总是渗出乏味和无聊,看着家里的两个小孩我灵机一动,想着学做些甜点美食来打发时间。我照着“当代年轻人的百科全书”小红书App里的视频开始备料、制作。小侄子程程和小侄女涵涵更是出于对甜食的不可抗拒全程候在我身边。

    马蹄糕所用的原材料椰浆和牛奶都是两个小家伙平时爱喝的,他们扑闪着双眼期待着我如动画片中的女巫般施出魔法,盛出佳肴。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因为第一次制作,备料不仔细,买的原材料评论褒贬不一,我做出来的马蹄糕也被爸妈戏称为像没胃口的“五花肉”。

    我将做好的“五花肉”切块摆放在盘中,不知该如何向两个小家伙交代,心里打鼓似的递给他俩尝。小程程拿了一块迫不及待塞入口中,黏糊的马蹄糕将小侄子一口包住,看他咀嚼了好久才咽下,个中滋味我也能猜中,既不甜又黏糊卖相还差。涵涵捏着一块小口咬入,面露难色,不愿再吃第二口。我问涵涵:“要不把手里这块吃完?别浪费。”涵涵还没来得及直接肯定地拒绝我,程程就打断她:“妹妹,要吃掉,不然姑姑会伤心。”我又惊又喜,五岁的小侄子怎会应景地说出伤心二字?又怎么读出了我此刻内心的真实想法?

    我惊讶于此便追问他:“程程,你怎么知道姑姑会伤心?你知道什么是伤心吗?”小家伙脸蛋刷的一下通红,倚在冰箱前、眼神躲闪害羞地不知如何回答我的难题。我便不再追问,但心里却升腾起一缕缕暖意。涵涵却并未能听懂哥哥的话,拉着程程“逃窜似的”钻下楼去玩。

    看着这画面我忍俊不禁,也被五岁孩童的话触动良久。曾几何时,作为“大人”的我们,总是以我们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和要求孩子。但殊不知,孩子早已有了自己去认知世界的方式和途径,也早已不再是“大人”印象当中稚气未脱的孩童。看似是孩子口中的稚语,但却在偶然的一瞬,巧变成了治愈大人的童言。

    责任编辑:龚蓉梅

迎风招展的百纳书包(小说)
稚语童言,治愈童言(散文)
人生的温度(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