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张炜《橘颂》:“老人与海”的新时代阐释

安徽大学硕士生 林媛媛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4月25日   03 版)

    这是一个关于老人与猫的故事,细细品读,字里行间,却是一个描写了现代社会的“老人与海”的故事。海明威擅长写“硬汉”,《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圣地亚哥就是一个典型的硬汉,老人与巨大的马林鱼在海上搏斗两天两夜,并成功打败它,又与随之而来的鲨鱼斗智斗勇,最终杀死所有的鲨鱼,带回了马林鱼的鱼骨。当然,《老人与海》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曲英雄赞歌,更是一位英雄波澜起伏的伟大心理世界。而在这片心理境界中映射的现实精神,与今天的《橘颂》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坚定,是故事中两位老人共同的形象特点,也是作者张炜想要强调的人文精神。不可否认的是,圣地亚哥的精神世界是坚定的。作为一名老渔夫,整整八十四天没有钓到鱼,这是其职业生涯的挫败,也意味着其生活的艰难,即使如此,圣地亚哥依然在第八十五天出海,经历种种艰难后,他最终捕到了鱼。有志者,事竟成,他没有被前八十四天打败,也没有被马林鱼和鲨鱼群打败。圣地亚哥在搏斗的过程中虽然经历过迷茫与不安,但他依然展现出了一名英雄的光环,成功归来,其心之坚定,正契合了《橘颂》的题眼,“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张炜的《橘颂》与屈原的《橘颂》同名,而后者的原文则是在赞美一棵橘树。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是屈原证明自己忠诚国家,矢志不渝的坚定决心的象征。张炜也在原文中引用了“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句子,表现了老文公为完成自己目标,坚定不移、奋斗半生的性格特征。通过张炜的描写,可以得知,老文公是一名知识分子,还是一名做古文字研究的学者。在他的研究生涯中,老文公与圣地亚哥一样,经历了不同的艰难险阻。其一,老文公的身体受过伤。因为一辆运石车,老文公差点就无法再站起来,此后他经历了漫长的恢复过程,才能重新下地。其二,老文公的精神也受过伤。老文公有个外号,叫“老海豹”,他曾在一场晚宴上向一位“泰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夷’,我想,那是一只海豹”,“泰斗”大笑,从此“老海豹”就成了老文公的绰号。被否定,被嘲笑的经历无疑是痛苦的,以至于老文公在辗转多地时,虽然带着自己的手稿,却不愿再面对它。但这种创伤,最终在石屋村的人情味中得到了解脱。时隔多年,老文公重新捡起了那堆手稿,直面“老海豹”这个绰号,他说,即使是老海豹,也要一步一步爬回它的大海里去。此去经年,老文公对学术的热忱,对研究的初心依然没有改变,犹如百年前的那位老渔夫,又仿佛是千年前的那棵橘树,穷且益坚,却依然不坠青云之志。

    其次,跨越百年,二位老人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也具有相似之处。在圣地亚哥那里,“他非常喜爱飞鱼,拿它们当做他在海洋上的主要朋友。他替鸟儿伤心,尤其是那些柔弱的黑色小燕鸥”,“他每想到海洋,老是称她为lamar,这是人们对海洋抱着好感时用西班牙语对她的称呼”。圣地亚哥想让自己成为大海的一部分,他把大海看作是家,把鸟、鱼和海风看作是自己的朋友。这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而这,也是张炜试图向大众传达的时代精神之一。一方面,《橘颂》除了来源自屈原的名篇,也是文中陪伴在老文公身边的橘猫的名字。将一只猫作为文章的文名,其中用意,显而易见。另一方面,石屋村作为一个自然空间的意象,象征着自然、清净、恬适的精神空间。在被时代抛弃的石屋村里,找蘑菇、摘野菜、欣赏落日、聆听水声,再加上一猫,一茶,一屋,一人,足矣。

    作者通过对老文公来到石屋村后的种种生活细节的描写,带领读者走进了一幅带有电影质感的生活画卷。在其中,没有复杂的人情世故,只剩下李转莲、老棘拐、水根以及老文公这个外来者,人际关系简单;没有现代城市的灯红酒绿,只有山头上那座冬暖夏凉、可以赏夜景看星星的石屋;没有快消费的现代速度,这里的生活很慢,物资车要一个星期才能来,人与人之间的走动交流要靠双腿。没有手机,没有快捷的交通网络,喝水也要用井压,这是一个几乎原始的村子,而它的原始却是被村人抛弃的理由。但是老文公选择从繁华缭乱的大都市回到这座石屋村,在这里他不止一次地感叹“真好啊”,在这里,他找到了爷爷的鬼斧神工;在这里,他找回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安定。而这些,是自然的力量,是清净恬适的石屋村带来的净化力量。

    再者,两位老人都不约而同地拥有一位至交好友。对于圣地亚哥,小男孩是他的朋友,在出海前两人的长谈、捕鱼时他也多次说到“要是那男孩在这儿”,捕鱼归来后小男孩也一直守在他的身边。可见,两人的友情是双向的。而小男孩始终贯穿圣地亚哥的行动轨迹,从为了向小男孩证明自己可以捕到鱼而出海,到在捕鱼时也不忘小男孩,事实上,小男孩已经成为一种支撑他继续生活、继续搏斗的精神信念。在《橘颂》里同样可以看到与“小男孩”相似的精神支柱。电话那头的“老家伙”,多年以前在老文公重伤在床时,就鼓励他重新生活;多年之后,在电话那头,他也鼓励老文公,“既然是海豹,就要努力爬回海里去”。老朋友和小男孩一样,始终贯穿主人公的一生,带给主人公前进的动力。但是同时,老朋友的存在是虚无的,仅仅是通过电话来联系,除了老文公,石屋村的其他人没有真正见过他,读者也没有更加具体的形象。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个人物存在的象征意义。信念感就仿佛是人心中的一簇火苗,微弱但是清晰可见,而且只有自己的心才可得见。老朋友的出场内容不多,但最终老文公在老朋友的多次鼓励下重新振作,在某种意义上,老朋友已经成为老文公心中的那簇火苗,带领着他,指引着他,温暖着他,一起走过漫长岁月。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与互联网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消极影响。追求快阅读,视频有倍速,交通要赶趟挤车,一切的活动被“再快点”的精神引导。木心先生所描绘的“从前的车马很慢,车马邮件都慢”的时光已然成为不可回望的“从前”。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争取更多的机会,无数的青年都挣破了头向着光怪陆离的大城市涌去,为时代所裹挟的生存境况迫使他们不得如此。所以《橘颂》选择以一个已过花甲的退休老人的视角,从一个解脱了物欲的接近纯净的人格视角重新回顾慢时光,呼唤当下纯真的时代精神,即对坚定心智的追求、对和谐自然的呼吁、对信念感的重新呼唤,从这三个不同方面,张炜对百年前的《老人与海》作了全新的时代阐释。

    责任编辑:谢宛霏

张炜《橘颂》:“老人与海”的新时代阐释
《未婚妻》:记忆幻象中的“我城”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