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在集市邂逅一段旧时光(散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现代管理学院学生 马星雨(22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4月25日   08 版)

    00后的我们,虽然不是手机照看大的,但也是手机伴随成长的,与手机“亲密”接触的时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多。

    过去三年,不是在学校上网课,就是在家上网课,也没觉得日子难熬,只要快递照常送,网络通畅,不影响网上冲浪即可。

    前几日回家,奶奶要我陪她赶集,说要买几条小金鱼,我说从网上买就行,奶奶说,网购最快也得两天时间,到集上立马就能买到,还能顺便逛逛集市,锻炼一下身体。

    集市对于我并不陌生,小时候常跟着奶奶赶集,但上了中学后,我就没再赶过集。

    去年我骑车路过县城大集,原来人山人海的集市,稀稀落落没几个人,现在连和我奶奶一般大的老人都会网购了,集市感觉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跟奶奶到了集上,嚯,这天人还真不少。我们在一个鱼摊前停留下来,五条小金鱼,老板要价九元,我还价五元,奶奶笑着说,做生意都不容易,九元就九元。

    奶奶以前不是告诉我,讲价要拦腰砍吗?我见鱼摊前面顾客不多,都没好意思拦腰砍,估计卖鱼的摊主奶奶认识,熟人嘛,奶奶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讲价。

    买完鱼,离开鱼摊后,奶奶告诉我,这个人做生意很讲诚信,不会多要钱的。奶奶又说,这个人腿脚不灵便,他媳妇也是残疾人,他做点小买卖养一家人不容易。

    这里的大集五天开一次,奶奶每次开集都要来赶,和集市上的小商贩都混成了脸熟,很多小商贩是哪个村里的,什么脾气秉性,为人处世如何,赶集卖货多少年,奶奶都说得过来。

    奶奶早年也赶集卖过东西,农村人单靠地里刨食时,就指望赶集卖点儿农副产品贴补家用。改革开放后,奶奶做起了小买卖,种地成了副业,奶奶靠赶集卖货养大了孩子,还盖了两座新房子,奶奶是集市上“退休”的,她现在赶集还有种回老单位的情感在。

    奶奶本来是赶集买鱼,赶着赶着不仅买了鱼,还买了蔬菜水果,干果熟食等,我俩还在集上吃了灌汤包。好久都没有在露天的小桌上吃过饭了,像回到了小时候。

    我随手拍了一段视频发到了朋友圈,有朋友点赞评论说,烟火气又回来了,这才是春天最美的模样呀。

    汪曾祺喜欢逛菜市场,“看着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集市复苏后,赶集的除了老年人还有很多中青年,大家赶集不仅是购物,也是一种休闲和娱乐。赶了一次集,让眼睛从手机上移开,解放了双眼,也舒缓了心情,最关键陪奶奶度过了一段温馨时光。奶奶赶集回来说,出去走走,呼吸了信新鲜空气,头都不晕了。

    网购便捷方便,节约时间,集市自带烟火气,两者各有优点。赶集是一种慢生活,像逛一条老街,见一位老友,看一场老电影,邂逅一段旧时光,市井烟火,最抚凡人心。

    我在这个春天,又为自己找到了一处城市“避难所”。

    责任编辑:龚蓉梅

乡村版“围炉煮茶”:一碗人间烟火(散文)
在集市邂逅一段旧时光(散文)
小智不是“小智”(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