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办。
自鲁迅一代巨匠肇始,北京师范大学历来有着深厚的文学培养传统。鲁迅、钱玄同、沈从文、穆木天、钟敬文、郑敏等现代著名作家都曾在此执教;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更是走出了莫言、余华、苏童、迟子建、刘震云、陈染等一大批优秀作家与诗人。
为赓续传统,乘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北师大于2013年5月正式成立国际写作中心,由莫言出任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担任中心执行主任。中心不遗余力地壮大师资力量,邀请贾平凹、毕飞宇等近二十位名家加入“驻校作家”队伍,将苏童、欧阳江河、西川、余华四位作家引入学校,成为教授。经过十年建设,目前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已然成长为国内一流并享有国际声誉的文学交流、研究、教育与传播平台。
庆典活动当天,在“通向写作之路——驻校作家与北师大师生面对面”环节,莫言作为访谈主持人,与驻校作家们畅谈创作灵感、写作心得,为学生们献上了一场内容丰富的讲座。
“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批学生”
国际写作中心有一尊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的雕塑。每当工作到深夜,莫言走出办公室,总能看到月光下下的聂鲁达,双眼似乎射出光芒。在聂鲁达雕像背后的墙壁上,是驻校作家们的照片,贾平凹、余华、韩少功、迟子建、苏童、格非……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的话说,阵容相当于大半部当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照片上的这些驻校作家,不遗余力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莫言看来,这些文学巨匠的能量,“比月光还要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双向的互动。一方面,我们给学生的作品做点评,另外一方面,学生们的作品也给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作家很大触动。读他们的作品,我们领略到了一些我们现在已经不太熟悉的生活,感受到了文学的青春活力。中心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老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照亮。”莫言说。
在国际写作中心,有许多的不约而同和心照不宣,共筑了有趣的“文学乌托邦”。在2021级博士研究生焦典看来,名家导师们并非天边遥不可及的星,他们惜才爱才。“比如我的博士导师莫言老师,这样一位文学的巨人,他真的会俯下身来一字一句地指导,在一点一滴中关心我的生活和成长。”
担任驻校作家期间,最令作家毕飞宇难忘的,就是那一个个与同学们研讨作品的宁静午后。“一次我们共同研讨学生的作品,作品里有大量可喜的诗句,有同学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短篇小说有诗意是件好事,但如果诗人把他的诗句连在一起,直接挪到小说里面,能否完成小幅的叙事呢?我觉得这个讨论特别有价值,那个午后让我意识到了写作中心的价值,也意识到了文学教育的价值。”
中心培养出的很多学生,或是成为作家,或是在杂志社和出版社做编辑,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现场。
作家鲁敏是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招收的文学创作方向硕士毕业生。她回忆,在文学创作班学习的经历,给自己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她也通过学习,加强了理论方面的素养。鲁敏的作品细腻而深邃,通过一个个身处时代中的小人物,来反映人性的善与时代变迁。她笔耕不辍,作品在国内取得影响力之后,也渐渐走向了海外市场,她的小说《六人晚餐》相继被译成土耳其语、瑞典语、西语、德语、英语等。在名家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作家正在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工地水库刷标语,文学梦想就此启航”
在国际写作中心,许多在校生因阅读了莫言、余华、贾平凹等名家的作品,文学梦想扬帆起航。
在座谈会上,贾平凹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契机。“当年在农村,公社要修一个大型水库。听从水库工地回来的人说,工地上需要一个搞宣传、写字的。我字写得比较好,于是就毛遂自荐去刷标语。”
工地指挥部的领导觉得贾平凹人机灵,就把他留了下来,让他在工地上办简报。贾平凹开始学采访、写稿子,为了活跃简报的版面,他学会了写各类字体,学会绘画、插图。家乡的水库工地,成了他写作梦想起航的地方。从此,他的心中便有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文学梦。
由于在工地上的出色表现,贾平凹被推荐上了西北大学中文系,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
台下,聆听名家分享的师生们掌声阵阵。自小就有作家梦想的博士生焦典,如今已有多篇小说、诗歌及文学评论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等国内知名的文学刊物。“我想对我的同学们说,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们一起好好写下去,不必害怕风浪烈日或者暴雨。天晴时我们爬上桅杆,就会看到我们的未来在海平面慢慢升起。”焦典说。
“人为什么需要写作?”
“人为什么需要写作?”这是不少文学专业的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有的人将写作当作情感的宣泄渠道,有的人将其当作审视自我的工具,还有的人把写作看作是人间百态观察的手记。
不少作家将文学扎根于故乡,从故乡出发寻找生命的“新风景”。余华有很多作品以浙江海盐县为背景来进行创作;作家韩少功的不少生活经历和文学经验来自自己的“第二故乡”海南,他认为文学没有灵丹妙药,也不能观念先行,城市与乡村的两种生活经验对于创作者具有唤醒作用。
写作,更是为了探讨我们与当今、未来的关系。莫言谈到了自己对于文学和时代的看法,“无论文学怎样虚幻,也都依托于社会现实,无论作家想象力如何丰富,也都无法脱离他所熟悉的生活。即便是科幻小说,书写的也终究是人世间,想象力发达的人可以虚构情节,但在虚构中也能发现作者的个人经验。”
技术高度迭代的时代,如何看待AI写作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作家李洱分享了自己与人工智能的有趣互动。“短篇小说虽然篇幅很短,但犹如亚当的肋骨,可以繁衍出整个人类千百年的悲欢情仇。后来,我把这句话发送给人工智能,请人工智能展开论证,并与海明威的冰山理论进行对比阐释,这个过程让我感到非常有趣。”
对于创作者来说,年轻往往意味着更新鲜的创意和创造力。如何保持对写作的热情,将对普通人生活的观察、对社会的反思真实地融入故事中?贾平凹有自己的答案。在写作中的过程中,贾平凹完全不顾及生活中的那些条条框框,也不会为了迎合读者而写一些自己不愿意写的东西,完全是随着自己的内心活动而写,他认为,其实,这也是在写自己。
余华认为,如果文学里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那就是让读者在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作品里,读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就像在属于别人的镜子里也能看清楚自己的形象一样。他鼓励学生们要敢创作、敢表达。他幽默地说:“写作之初不要想着今后能否发表,要多写敢写,即使当下不能发表,将来也有可能发表。”
本报记者 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