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长安三万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

马庆民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7月18日   05 版)

    近日上映的新片《长安三万里》,以六十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一部大唐史诗,高适、李白、杜甫、王维、贺知章等唐代贤才逐一亮相,给观众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惊喜。

    《长安三万里》打破以往传统纪录片的方式,把唐代诗人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不管是画面还是配乐,都很国风、很唯美。不得不说,这个方向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影片创造性地以老年高适为视角,回忆一生中与李白相处的往昔,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清风柔的黄鹤楼到繁花似锦的长安城,从笙歌曼舞的扬州温柔乡到白日黄云的西塞古战场,一部大唐万里山河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一部浪漫又感伤的“诗电影”

    在那个人人会写诗的大唐,剧中人物皆开口成诗。不管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抑或是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通过电影,我们都能对那个时代下独特的人生境遇和情怀,产生共鸣。

    电影里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和我们从小就熟记于心的诗句——“红豆生南国”“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只要电影人物说出上句,现场都有很多人读出下句。那个璀璨的盛唐,那些如明珠一般的诗篇,我们的前辈会读,我们这一代会读,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代也会读,这是诗的魅力,更是美的传承。

    一部直观又立体的“史电影”

    影片对造型、场景、道具、表演等细节的把握非常用心,极力还原唐朝风貌,将观众拉进历史之中。

    动画一开篇便是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入侵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已岌岌可危。大战前夕,朝廷的监军太监持节至高适帐内,问询起高适与李白的一生往事。

    于是,李白、高适、杜甫、孟浩然、王维这些一千多年前的大诗人,不再是书中的某张图或纸上的某首诗,他们变成和今天的我们一样鲜活的人。他们也曾风华正茂,一路成长,在波澜壮阔的大唐盛世下追求理想,渴求建立功名。而这个过程,他们的诗也就承载了各自独特的情感,精神和故事。通过他们互联、交叉的故事,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和诗句有了更直观与立体的认识。

    一部全面又创新的“视电影”

    全片近三个小时的超长片长,从更广的视角解读传统文化,用创新的方式去展现传统文化,并将唐朝盛衰历史与唐代文学艺术之辉煌一并集中展现。我们可以在电影中感受壮美的大唐盛景、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唐诗流传千年的魅力,品味“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尤其对于李白创作《将进酒》的那一段,是不少观众对于这部电影最深刻的记忆点,谪仙人驾鹤前往凌霄宝殿,与天上诸神推杯换盏。从动画到特效,甚至配音,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冲击视觉、动人心魄的美,让人心潮澎湃。

    当然,不仅是主角的多角度呈现,哪怕里面一个小小配角也都很饱满,有女扮男装的裴十二,童真可爱的小杜甫,战死沙场的哥舒翰,充满阳刚之气的程公公、以及岐王府里的李龟年,等等,这些配角每一个都会让你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整部电影看完,就会发现故事设计很巧。因为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而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他更接近我们大众,所以,用高适的视角去讲李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李白。

    但无论是天才李白还是普通人高适,他们都不那么得志,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遭遇困苦和挫折;高适在年轻时天赋有限,不善读书,处处碰壁,直到暮年才终成大器。但他们都在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理想,去接近心中的“长安”。

    《长安三万里》这个名字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长安,那个盛唐的中心,那个象征着繁荣和富饶的城市,那个人人向往的地方;三万里,这个距离,既可以代指大唐之辽阔,也可以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当然,长安之远,远不止三万里,而比这更远的,是人生的圆满或遗憾。毕竟有的人把最美的姿态留给了长安,更多的人则穷尽一生都在去长安的路上,但不管怎样,至少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一个“长安”,并拼尽全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诗。

    所以,有理由相信,只要诗在,“长安”就在,在远方,也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责任编辑:谢宛霏

《消失的她》:理智与欲望的“非零和博弈”
《长安三万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长安”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