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笼中人,不言败

程艳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7月25日   01 版)

    《八角笼中》让王宝强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王宝强的演员路、导演路是不可复刻的。就如傻根进入波诡云谲的车厢,不相信世界上有贼,出身寒微的王宝强,最初或许也不相信娱乐圈会这么多事儿吧。一路走来,否定、嘲笑、指责、背叛,终究一样没逃过。

    格斗是片中孩子们的出路,电影是王宝强的出路——更是他的热爱。6年前,他作为第一位亲自到场领取“金扫帚”奖的导演,郑重向观众致歉,并且表示,要成为“比较合格”的导演。6年后,他做到了。王宝强拥有和苏木一样不服输的劲头,拼一把,把充愣卖傻的形象打破,丢弃金扫帚,不只要做优秀的演员,也成长为合格的导演。

    《八角笼中》改编自真实事件。恩波俱乐部“格斗孤儿”事件在2017年一度甚嚣尘上。人们看到笼中孩子的格斗流血,却不知道笼外“干爹”恩波的心愿和付出的一切。恩波希望孤儿们未来有正经出路可走,不只是流浪,甚至失足。

    网友们肆意指摘恩波的作为,只需要动动手指,就拥有道德制高点,并且,无需为贫困孤儿们付出一分一毫。好在,“格斗孤儿”事件最终圆满收尾,电影《八角笼中》,也拥有了让人激动落泪的结局。

    故事因为“真”而感人,电影中演员的表演也因为“真”而动人。那群小演员一看可知,不是伶俐漂亮的童星,“穷”在他们的面孔上打下烙印,不是可以表演出来的。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不漂亮,话说不连贯,眼神羞涩直接又清澈。他们为吃上肉而激动,为柔软的床而兴奋,为摆动的电风扇而好奇……这些反应也不是纯粹的表演,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山区小演员眼中,都是惊喜的奢侈。

    我也相信,因为这次与电影的接触,这些孩子的人生自此会有不同。就如魏敏芝,因为《一个都不能少》而改变命运。王宝强的电影,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帮扶这群穷苦的孩子。

    在树先生之外,王宝强又塑造了一个成功的人物——向腾辉。为了饰演好身处中年困境的向腾辉,王宝强刻意增重。影片虽涉搏击,他却没给自己安排任何动作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背负loser符号的角色,浑身充满矛盾。爱搏击,又因搏击跌入谷底;想做唯利是图的商人,又抵不住内心为善的声音;想和孩子们彻底撇清关系,又放不下对他们的牵挂……我们看着他一步步在自己铺设的弯道里挣扎,被人欺骗,被人诋毁,被人误解……尤其是视频事件发酵后,王宝强的演技更入佳境。被记者围堵的无措;得知马虎、苏木现状后的自责;面对镜头时的委屈……本以打戏出名的他,却在文戏上实打实地让人敬佩。擅长出乖露丑博人一笑的王宝强,终于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演员,用肢体、表情、眼神,诉说人物充满张力的内心世界。

    看《八角笼中》,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两部电影都改编自真实事件,主人公本都无意为善,但是,善良是刻在骨子里抹不去的底色。程勇最初贩药只为挣钱,不再插手卖药之事后,看到朋友的惨死、病友的挣扎、黄毛的仗义……本只为求利的他,变成义无反顾的“药神”。程勇的转变因为剧情的优秀显得清晰可信,而向腾辉从卑微的“小”到让人感动的“大”,内心的挣扎斗争叙述得尚不够明晰。《八角笼中》的不足还体现在叙述节奏把控不均匀、情节过于巧合上,在笼中打败外国选手的苏木,在形象上也被观众质疑。好在,这些缺点,王宝强用演技及十足的诚意来努力弥补。

    除小演员及王宝强的出色表演外,王迅饰演的王凤也让人很是惊喜。从《疯狂的石头》开始,他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反派专业户。电影《保你平安》中他饰演世故油滑但重情义的祁经理,已经不那么让人生厌。这次的好人王凤,非常可信。

    电影对贫穷的关注悲悯,较之其他商业电影多出太多诚意。王宝强自己是草根出身,知道底层人的不易,才会给他们一个发声的机会。贫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口头上的公平正义、网络上的爱与关怀,他们更需要一条可以改变人生的道路。电影看似俗套的结局,不只为满足观众的预期,现实中,苏木的原型就从恩波俱乐部打向世界。只要给出机会,如野草般的他们,就会不屈不挠地改变命运。

    看《八角笼中》,我们为善良、拼搏、努力这些字眼而感动,也从那个笼子中看到自己。生活是个更大的八角笼,我们的对手常换常新,各人都有看得见看不见的伤。我们也要使尽全力,不能言败,要像苏木、王宝强一样,不屈服于笼中的对手,打出自己的精彩。

    责任编辑:谢宛霏

冉冉:行走巴蜀,书写乡村变迁
笼中人,不言败
所谓完美无缺,首先是两种感觉的合一
用高考那一年的事儿把追光的历程展示出来
刘心武《也曾隔窗窥新月》:活灵活现的文化人群像
《八角笼中》:看见的力量
姐姐(小说)
金铜仙人传(小说,上)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