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里,少不了教诲自己的恩师。沈周对老师陈宽怀着深深的景仰之情。1467年,在陈宽七十大寿的时候,他画了一幅《庐山高图》给老师祝寿。陈宽是江西人,江西的名山庐山有著名的五老峰,沈周虽然没去过江西,但他画出了心目中庐山的雄峻伟岸、崇高博大。画中一人在飞瀑前的深潭边袖手远眺,这个人卓尔不群,这座山浑厚华滋,人和山,都是陈宽啊。
家园里,又怎能没有朋友?在朋友那里,我们能倾吐隐秘的心事,能发现更好的自己。沈周的家园,时常高朋满座,吟诗作画,搞文艺沙龙。他们就像星辰一样啊,互相映照,互相激发,让平凡的时光变得璀璨,让生命的天宇变得充盈。
文徵明说沈周,“佳时胜日,必具酒肴,合近局,从容谈笑……风流文物,照映一时。百年来东南文物之盛,盖莫有过之者。”
朋友间,弥漫着轻松、幽默的空气。朋友赵鸣玉没有胡子,这在当时可是又丑又怪的一大缺陷。沈周就给美髯公周宗道写了一封《化须疏》,请他慷慨拔毛,捐出十根来。沈周在信中,煞有介事里透着诙谐风趣, 到现在还让读者忍俊不禁。估计周宗道看了以后,肯定会哈哈大笑,慨然拔须的。
朋友间的雅集,对沈周来说更是常事。1469年腊月初十,沈周和几位文友到了一起,喝酒畅谈,清兴无穷。沈周即席画了一幅《魏园雅集图》,几个人都把自己写的诗题在画上。沈周的题诗是:“扰扰城中地,何妨自结庐。安居三世远,开圃百弓余。僧授煎茶法,儿抄种树书。寻幽知小出,过市即巾车。”
江南的冬日,天气清朗高爽,峭拔的山峰下,是几株高大的树木,有的大树飘尽落叶,却有一树红叶呈现着最后的绚烂。山径上,一位老者持杖闲行。树下方亭内,四位文士席地而坐,一名书童抱琴侍立。沈周的这幅画,主要画萧疏的山水气象,人物画得很小,面目都看不清楚。这正是他们的心灵状态啊,心神融汇于山水之中,每个人都是山水间的一情一景。
1504年11月23日,77岁的沈周画了一幅画,被后人命名为《秋林小集图》,其实按沈周自己的题跋,已经算是仲冬了。夜色中,山峰已经模糊了形状,疏疏落落的竹林旁,沈周和狄云汉、孙艾在茅舍内灯下共话,房前有三株高树,柳叶已经凋尽,另一株树叶大半凋零,剩下一株较矮的树木,树叶倒还葱茏。或者这正是画中三个人年龄的隐喻吧。
没有茶,没有酒,夜色昏茫,一灯如豆。三人对坐,漫无边际地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些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人和事,有愤懑,也有感慨。好脾气的沈先生,也是会发牢骚的啊。但是,他终于还是会超脱出来,对那些像贪求腐鼠一样追逐利益、像螳螂一样用黠慧猎取食物的人嗤之以鼻,自己则乐意和知己好友一起,共卧于茅檐之下,看高天上云霞变灭。
此时的沈周,画风早已从“细沈”蜕变成“粗沈”,逸笔草草,画风率意而老辣,沧桑阅尽,一派真淳。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王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