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9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张霖《城的嬗变》:这座城,在他的笔下活了

张育梅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9月12日   03 版)

    如何把故乡写好,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不可跨越的一张考卷,在熟悉的土地写下历史的演变,在瞬息万变的当下写出发展的双翼,无不考验着文字写作者对故乡热血奔腾的深爱,以城市变迁细枝末节的关注及感动。

    《城的嬗变》是张霖于2022年为广州书写的报告文学,以不一样的视角为我们打开广州这一扇城市大门,让我们对熟悉的城市有不一样的认知,让我们对生活的土地有了一份来自历史的自豪,曾经“最熟悉的陌生人”重新有了新的认识,似曾相识的感觉变得真实而厚重。

    把一个永恒的主题写新写活,让城市更加青春亮丽

    我们害怕承认自己的“老去”,又常常身不由己地感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适应不了,这是思想与心的距离被我们人为拉开;我们意识到发展需要改变,可我们又放不下曾经属于“我们”主导的童年生活模式。在这种拉扯之下,《城里城外》善意地还广州人一份主人翁证书,让每一个老广州重新记起心灵的故乡。盘福新街的小院子里还能听到“老广州们”小时候的欢笑打闹声,14寸的黑白电视里看到了1984年阅兵直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记忆,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大院值班室拿牛奶、不需要钥匙就可以轻松回家的小窗,父亲的鸡毛掸子……都在张霖笔下变得立体而鲜活,这些文字不仅给了老广州们一个珍贵的记忆,更是他们对岁月的不甘才有了广州今天高楼林立的发展,同时也让现在的新生一代对城市昨天的面貌有了一个印记。在这样的小院子里,广州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是当今儿童们的祖辈或父辈,是现在高档小区方格子建筑的前辈,是八九十岁老人始终想寻找的根。

    回忆并不是线性的,而是由一个又一个记忆点相互串联而成的。往事并不会忘记,只是在白茫茫又黑漆漆的记忆之海中找不到标识的灯塔,结果被年月的波涛击成碎片。这应该是广州许多中青年的心声,短短的三四十年,广州的变化并不亚于毗邻的深圳,但她依然保留了广州这个城市发展的人文底蕴。正是这些文化的承托,让广州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有了更鲜明的特色,纵观历史来看,这是广州城市的青春所在,高速适应发展的需要,又不丢失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传统理念,在新旧结合的碰撞下,我们从对比看到了城市的根基,我们也从变化中看到了城市的活力。

    张霖在这里最精妙的写作手法是用隐形的对比,来凸显城市的昨天和今天,写的地名都在,写的场景已失,让读者在熟悉的环境下读到陌生的故事,让生活在当下的老广州看到岁月的脚印。然而他又为所有的同龄人再一次展现了岁月的艰苦,读者拿当下生活的不易与之相比较就会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这使命背后从来都离不开坚韧的努力及打不败的坚持。文字是写给当下人看的,这种言古不论今的写法,给了读者更强大的对比冲击,记忆是温馨且甘甜的,快乐的童年治愈着所有中青年奋斗岁月里的不易。这是报告文学中从旁长出的枝条,新鲜且富有生命力。

    考题写出自己的个性,老朽的话题多子多孙

    要写广州这个城市的昨天和今天,必然绕不开白天鹅宾馆,这个影响着改革开放后的广州经济突飞猛进的五星级酒店。如何把这碗冷饭再炒热,张霖没有对信息进行拼凑,每一个深知广州发展的人,都知道这座酒店的成立起因及背后掌舵者的故事。这个老旧的话题像是每年高考的作文题,考生要么以标准的模板填写自己的文字,要么以跑题的方式另辟蹊径开拓新的天地。张霖知道这两种方式都不能取得高分作文,于是他抱着有可能不被待见恐惧心理,找到白天鹅宾馆原副总经理彭树挺老先生,像是需要寻找酒店发展的野史般,谦恭地请教彭老师先生关于酒店发展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是写报告文学的基本素养,也是张霖身上比别人更为努力的笨方法,但张霖想的不是完成一篇报告文学,而是想要记录更多的历史细节供后人知晓这座影响城市发展的酒店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关于酒店的管理,我们常常容易被影视片牵着自己的意识走,那种简而化之的权威性管理及简约高效性操作似乎成了每一个酒店经理的标准形象,同时也把普通人对于管理学的深奥浅薄化。“霍先生最初不愿意。他自己在香港经商这么多年,知道对人的生意是最难赚钱的,所以他自己在香港从来都不投资酒店。霍先生不是不支持国家建设,只不过想换一种方式。”从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管理酒店的不易,及对于生意人来讲风险大于收益。而这些细节往往也是投资者和管理者不愿意随便公之于众的话题,有可能影响到投资者的社会形象,也有可能影响到政府对酒店的信任和支持。但是,张霖在这本书里长篇幅讲述酒店从设想到落成的种种不易,是以另一个视角让读者看到城市发展的不易及霍英东老先生对广州城市发展的贡献,这种信息我们如果不及时采访及记录,若干年后或许就成为酒店发展永久的秘密了,而这个城市的发展也将增加一个新的秘密。我们有时候行色匆匆就会忽略路边野花的美,城市的高速发展也会让历史一闪而过,张霖的文字保留了一部分人的记忆,同时也让城市的脚印不轻易消失。这一张考卷他及格了。

    看得见的文字描写看不见的非遗,城市灵魂渗透在每一个人心间

    时代更迭,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世界,随着西方艺术对中国的冲刷,中国许多非遗在年轻人的不喜中慢慢小众化或者直接隐退社会,这对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广州来说,无疑是对岭南艺术的一种摧毁,摧毁了一代艺人对艺术传承的信念,也摧毁了岭南艺术背后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肯定。

    张霖笔下的柏叔(叶兆柏)就是这样一名粤剧丑生演员,老一辈艺术家对艺术挚爱是扎根在内心深处的,他们的信念不单单是在这一辈人中玩转艺术,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思考如何把艺术传承下去,就像武林小说中的门派传承人一样,心中有着一团把当家艺术代代相传的热火。为了这一信念,柏叔免费传授一批弟子,然而高科技发展到今天,粤剧在青少年心中已经是过时的艺术,即便是有一批免费招来的弟子也都是冲着强身健体来的,真正从内心深处热爱这门艺术的学子并没有,这对老艺术家们来说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却也是无法言表的痛。张霖并没有在此大写柏叔伤感和无奈,而是用一个突然的典型案例给事件有了转折性的惊喜,“在粤剧已经陷入低迷20多年的当下,居然还有人愿意主动拜师学粤剧,而且是练功最辛苦的龙虎武师”,鹏仔的出现是柏叔黑夜里的一点星光,一闪一闪却能完全照亮柏叔的内心。

    张霖不走传统报告文学的路子——以正面的方式直述非遗存在的价值或各种问题,而是曲线救国以故事形式铺开艺术家们在面对“夕阳”艺术的时候,如何持之以恒地维护着非遗最后的地位。传授子弟、保住戏台、维护戏曲的完整性……都是老一辈艺术家们用毕生的积蓄以及背负着不被理解和支持的包袱强撑到今天的成果。文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伤感,字字句句都是写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哪怕受伤了,练起功来也毫不迟疑。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艺术家保护着广州粤剧的代代相传,才有着今天非遗丰厚的文化实底,让我们脚踏广州土地的时候,有着一份属于文化人的骄傲,让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信抬头传扬广州的文化。

    文字的细雨滋润着每一位身在广州的人,让身在艺术城市的现代人骨子里多了一层对历史的敬重及对艺术的喜爱。让传承能够实实在在看得见,让粤剧能够扎扎实实保存好。

    报告文学给读者的第一概念是纪实是古板是套公式的存在,然而张霖的报告文学跳出了这种模板舒适圈,大胆而心细地探索着报告文学的另一种可能。以生动的文字,细腻的情感,记录事情的本相,挖掘事件中被人们忽略的存在,以侧辅正的写作策略让读者读起来别有风味,打破了人们对报告文学的僵性认识,让报告文学的存在不再是固化和死板的。

    《城的嬗变》从事件到人物、从经济到政治、从生活到艺术处处给读者展现出不一样的广州,让每一位读者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总会期待着去触摸广州这座城市的灵魂,是不是不小心自己也会成为故事的一员。

    责任编辑:谢宛霏

张霖《城的嬗变》:这座城,在他的笔下活了
殷健灵《云顶》:归去来兮,生生不息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