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红鸟(小说)

张若湄(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9月19日   12 版)

    罗准打开手机,画面上绿色的小点蜗牛似的前进。定位器是昨天买菜途中买的,趁宋依去洗澡,用嚼过的口香糖一裹,粘在她的坡跟鞋底。

    他的妻子宋依是一名教师。平时五点半准时下班,六点左右到家。本来家里的饭都是宋依做,但自从罗准裸辞后,他再也不好意思躺在沙发上当咸鱼,于是大包大揽了所有家务。结果坏就坏在这里,宋依开始变得反常。从前手机于她而言只是通信工具,最近却好像上瘾了一样,抱着手机不放,甚至开始晚归。问她只说是学校的事、学生的事。为了验证心中的猜测,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手机上的绿点已经走出xx小学,前进的速度变快了,可见是搭上了公交。但方向与家完全相反。罗准启动了汽车引擎。

    他偷着打开过妻子的手机,相册里小女孩的侧影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照片看起来像偷拍的,小女孩约莫十一二岁,捧着一本书专注地读,身前和身后是一排排书架……罗准猛地拍了好几下脑袋。他一定是疯了。一颗疑心像气球,越吹越大,快要爆了。

    他已经驱车跟上妻子所乘的公交车,穿过挡风玻璃和攒动的人头,妻子清丽的侧脸在他眼中一如既往地美。

    林立的高楼是巨大的铁制书架,楼里的人们成了架上蒙尘的书,积攒了经年的历史,被一只纤纤素手打麻将似的,有条不紊地摆放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去。

    宋依跟罗准这种被动参加义工的人不同,她是自愿报名的。她总是很享受新书上架的过程,因为她可以率先看到书里的内容。但罗准无法理解,边干活边看书,不是更累吗?

    这座城市向来盛行志愿文化,不论是五年前的今天,还是五年后的明天。医院、学校、图书馆……如果你迷了路也不要紧,冷不丁就碰见一个红马甲,指引你顺利抵达目的地。然而学校组织的义工活动常常不满员,罗准身为实践委员,只好亲自上阵。说来也是讽刺,最是懒怠于实践的他,居然做了实践委员,应该“让贤”给充满奉献精神的宋依才对。

    “红马甲背后‘乐于奉献’四个字是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当他偷懒被她逮住时,好为人师的她这样说。但后来,他跟她回忆起这事,她说她那叫义正词严。

    宋依自然总是乐在其中的,不像某人苦着一张脸。

    宋依总能避开管理员犀利的目光,把书草草翻上一遍,露出攀登者站上顶峰的胜利微笑,眼里放光,不像别人死鱼眼盯着手机屏。

    宋依做义工的时候从不在乎时间。她看起来很喜欢这种无功利式的愉悦,无所谓时长时短,不像别人心里装个算盘,不时拨得哗啦啦响,要算学分,要盖章,要评奖评优。

    即便是五年以后,罗准走出图书馆大门,依然会想起那个红衣飘飘的下午。

    画面上的绿点不动了。罗准把车停好,走进那扇刚刚让宋依身影消失的市立图书馆大门。他推开更衣室的门,室内空无一人,堆满杂物,桌上的红马甲叠得整整齐齐,桌脚边是宋依的坡跟鞋。

    罗准忽然想起给宋依买这双鞋的那天,天气很好,就像初识她的那天一样,微风不燥,她身上的红马甲微微飘动,她像一只美丽的红鸟……

    他好像很久没有跟她一起,两个人手挽手去逛街、看电影了,就像小时候路边摊上的烤红薯,舍不得吃,一直捂在手里,恍然发现它已经凉了。

    要不是因为裸辞天天待在家里,恐怕他都不会注意到她的反常吧。上次在饭桌上聊天是什么时候?他不记得。

    他只记得她说,班上转来一个学生,放学不回家,天天泡图书室。那女孩是个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过活。宋依去她家家访,一个幽暗封闭的土屋里,透不进一丝阳光,屋子里的气味让她想起阴干的衣服和发臭的腊肉条。女孩的爷爷冷漠精明,女孩的奶奶刻薄市侩……咦?他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哦,因为宋依说:“那孩子跟我一模一样。”是啊,一模一样。宋依也在那样的家庭长大,也喜欢不回家,泡图书馆……那两个老人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机关枪似的嘚嘚嘚朝宋依开炮,要她归还复印练习册的油墨钱:“二十块!整整二十块!没见过你这样当老师的!抢钱呢吧!”

    吱呀——更衣室的门被推开。

    罗准如梦初醒般回头。

    是宋依。

    她穿着义工专属的红马甲,门开着带进来点风,两边的衣摆扇动起来,像只美丽的红鸟……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青山那边(小说)
红鸟(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