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那年的冬日,陈老莲研读屈原的《离骚》《九歌》等辞赋。水寒天高,梧桐卓立,积雪盈野,霜风铺面。青年老莲在此种心境下,两天内画了《九歌图》。此时的他,还没有经历太多的世事变幻,还没有更多的辛苦遭逢,靠着霜风凄紧的感染,画出了《九歌》中奇诡的神话人物。《九歌图》系列画共11幅,另画了一幅《屈子行吟图》,画中的屈原形容枯槁,高冠广袖,长剑陆离,踽踽独行,我们心目中的屈原就该是这样的啊。
古,是深植在老莲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也是他难以变更的性格底色。
老莲遵从着为人的“古道”。他的父亲35岁就早逝了,那时他才9岁。到他18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他干脆离家到绍兴独居,在这里又拜了大儒刘宗周为师。刘宗周提倡“诚敬”为主,“慎独”为功,人称“千秋正学”,对老莲产生了终生的思想影响。
老莲轻财好义。他给穷书生画画,这些穷朋友往往拿他的画换钱贴补家用。但大家贵族来求画,开出千金的高价他却不屑一顾。晚年穷困潦倒的时候,朋友赠他“三百金”,他随手就分给了更需要钱的穷朋友。他自己以古道热肠待人,别人却不这样待他。他曾向一位相交 30 年的老友借阅一幅王蒙的画,却遭到拒绝。后来,那人把画转让给了一个富翁。他感叹自己对朋友“以古人期之”,也是太迂执了。
老莲21岁中秀才,此后屡试不第。1642年,老莲已经45岁,靠捐资才进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他因画名被召为舍人,受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得以饱览宫廷藏画,对吴道子、周昉、贯休等历代名家的作品都认真观摩,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平。当崇祯皇帝准备任命他为内廷供奉画师时,他却婉拒了,回到了家乡诸暨枫桥。1644年,他来到绍兴,买下了父亲生前好友徐渭的青藤书屋,长期居住在那里。老莲出生时,徐渭已经去世6年,两位大师就这样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这,应该是老莲刻意为之的,徐渭的精神,在他的血脉里得到某种传承。
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杭州、绍兴和家乡诸暨,与文人朋友们诗酒流连。从张岱的《陶庵梦忆》里,我们屡屡能发现老莲的踪迹。他的古雅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看张岱的回忆:
1634年阴历十月的一天,我和女伶楚生住在西湖边的不系园,一起出去看红叶。到了定香桥畔,和陈老莲等人不期而遇。席上,老莲取出随身携带的绢,为赵纯卿画古佛。其他人有弹三弦的,有吹箫的,有唱曲儿的。老莲唱起了乡间小调,我弹琴相和。赵纯卿没有擅长的才艺,我对他说:“唐朝的裴旻将军请吴道子在寺院墙壁画天宫景象,用来超度亡母。裴将军用惊世骇俗的舞剑激发吴道子的灵感。今天章侯为你画佛,你也舞一回吧。”赵纯卿二话不说,跳起身取了三十斤重的竹节鞭,飞旋舞动,像胡旋舞。那夜的欢笑声,现在还响在耳畔呢。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王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