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海上繁花》:探寻深沉海底的二战传奇

杨文洁 本报记者 谢宛霏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10月31日   02 版)

    “你是个活人,你做过什么我都不计较,但是你是活的,我就要救你。”在长篇小说《海上繁花》中的舟山渔民,是勇敢和仁慈的,他们世代秉承着“救人一命,天上一星”信念和价值观,尊重眼前的生命。作者杨怡芬认为,她写这本小说的落脚点是人民,“血肉饱满、有情有义的中国人民为二战牺牲了很多,而且我们的人民对世界是友好的。这种既高尚又平常的人性光芒,就是舟山海岛精神的一部分”。

    200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舟山晚报》报道了“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这是杨怡芬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故事。1942年10月1日,这艘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800名日本士兵的货船,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后,在距浙江舟山市东极镇青浜岛东北约两海里的洋面上沉没。青浜岛的渔民们驾着一艘艘小渔船,在日军环伺下,往返65次,救下了384名落水者。其中的3名战俘之后被辗转送往重庆,并通过媒体向全世界揭露了日本的罪行。

    看完这篇报道后,杨怡芬说自己更想知道渔民们为什么会这么勇敢地救战俘,之后又是怎么隐藏3位战俘并送往重庆的,“感动和好奇引发了我的热情”。

    为了写出一本“好看”又“实用”的历史小说,尽可能准确地为读者讲述这段历史,杨怡芬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在日前举办的“‘里斯本丸’沉船往事新说”新书分享会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理说,这些纷繁的案头工作,是该书构建一个基本可信的物质环境时的重要支撑,“比如岛上有一个人发烧时注射的药品名称,还有一名战俘为了报答汇款给救命恩人的转汇过程。这些细节都是查阅详细资料后,一笔一笔落实到书中去的。”青年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方岩则表示,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把历史事件写进小说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不仅需要作者对大量史实进行考证,还要求作者对当时国内抗战环境有基本的了解”。

    写香港沦陷那一章时,杨怡芬在《纽约客》特约撰稿人项美丽的自传性质短篇集《香港假日》里,找到了合适的氛围和战时日常气息。在这本书中,项美丽作为香港英军家属,用记者的眼光记录下了香港沦陷时的各种“物质审美”。“我努力为我的人物寻找历史上相似的人物。《海上繁花》中,伊芙琳所看到的世界,有很大一部分是项美丽的世界,她们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杨怡芬坦言,她想在不浪费读者时间的情况下,能给读者一种亲历的感觉。

    《海上繁花》有两条脉络,一条是写作者“我”和日本女孩木村香织的恋爱交往,一条是“里斯本丸”沉船事件。2005年,“我”参加了抗日战争纪念会,认识了在舟山群岛某个岛上的造船厂里做工程师的香织,慢慢谈起了恋爱。但“我”和香织的恋爱,中间始终横亘着中日两国的关系和民族感情。“我”的父母原本为“我”谈恋爱感到开心,但得知香织日本人的身份后却发生了变化。

    书中,写作者“我”意识到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复杂性,选择正视这个始终回荡着的历史幽灵,于是“我”带着所写的小说去香织家中求亲。在这场见面里,双方都抛开自己的身份进行了反思。“站在当下的位置上,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不是单向的,从历史角度理清线索,其实更有利于今天进一步思考自身的处境。”方岩说。

    “小说里,战争在纸面上结束;而在现实生活中,某场战争正在打响,可能比二战还要惨烈。”呼吁了这么多年和平,但部分地区依旧战火不断,这让杨怡芬感到很心疼。“希望大家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保持善意,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杨怡芬说。

    责任编辑:谢宛霏 周伟

张柠:透过文学的目光探寻三个时代的青春路
《海上繁花》:探寻深沉海底的二战传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