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11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烟雨行舟(随笔)

万涵一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11月07日   15 版)

    人们总是喜欢远足,却没料想身边的景色也有着别样的光彩。

    顺德的逢简水乡是早春的好去处,料峭春寒,烟雨行舟。若是夏日前往,则天气酷热难耐,无心漫游。佛山人大部分时间在热浪里辗转腾挪,要是冷空气来临,那实在是高兴也来不及。

    逢简水乡之逢简二字,读来倒是有些味道,初听时不知是哪两个字。水乡也的确似其名字一般,一切从简,萍水相逢。

    水乡的年味比城里多得很。每家每户的门扉处都贴上了春联,部分甚至是手写的;河两岸的树枝上挂满了红灯笼,在茂叶繁枝中显得十分热情;入住民宿的客厅里和灶台上也点上了香火摆上了贡品,台阶上的所谓“上落平安”也饶有风趣。走过街市时,可以听见远处传来炮仗和烟花燃放的声音,不由得举目四望。

    既然在顺德,那自然是少不了美食的熏陶。在乐从新城那边没什么店铺,有些冷清,但水乡这边则是店铺林立,且大多颇具特色,像什么均安蒸猪,拆鱼羹等,正是久闻大名。而街边的双皮奶、姜撞奶、鱼面之类的小吃更是十步一见。双皮奶配上椰汁、西米之加料,口感上多了些层次感。姜撞奶则是以凝固的姜汁作为碗底香,再浇上热滚滚的牛奶,等候三五分钟至凝结即可食用。吃第一口是入嘴的芬芳,好像迎来了久违的爽利,第二口却感觉不过如此,仿佛也稀松平常。待到吃完,散步归去时,却又思念那碗冰凉凉的牛奶小点,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其实就好似年前期待过年一般,每天有个盼头,真要到了新年除夕夜那天,其实也就是家人们一起吃个饭,晚上微信好友们拜一拜年,许个心愿之类罢了,反而有种失落感。而日子流过去后,到了元宵,可能就又期待来年的春节了。

    天气晴朗的下午便去石桥上留几张影,透过水光草色,桥后的白墙黑瓦影影绰绰,也有那么几分江南的韵味。水乡向来是人文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从苇丛中踱过,行到石拱桥上,就可以看到进士牌坊了。这牌坊自然是典雅大气,在屋舍的周围更加凸显,黑色为主的基调,搭配白石与鎏金的点缀,含蓄中透露出恢宏,在牌坊下站一站,若是高考算作科举,倒也恰如其分。至若细雨连绵,便寻一处码头,侧身钻进乌篷船中。小舟坐满了人,顺着水流轻微摇晃,顶下相谈甚欢,也有引吭高歌的。船夫披着雨衣在船尾一楫一楫地滑动木浆,花白胡子和沧桑的面容,乡土气浓重的顺德白话,黝黑的撑船臂膀,仿佛与这乌篷船和绿水融为一体了。这时倒想到了鲁迅的老家绍兴,以及他童年时候看戏行船偷豆子的欢乐时光。就像备好送上门的豆子不如偷来烤的豆子好吃一样,惊鸿一瞥也远比刻意地寻觅美景更富有韵味。这水上沉浮的落叶,掠过耳边的风声,桥上的人群,或许朦胧或许清晰,但都是那一秒内最真切最美好的事物。

    那边的河边树簌簌地落了去年的叶片,辞旧而迎新;这边的河岸旁已有人打捞着枯枝败叶。青石板路横两岸,茫茫烟雨行舟。很容易就陶醉在这沁人心脾的空气中了。

    月上眉梢时也行到疲惫,灯火阑珊处觅到店家尚未打烊。黑芝麻糊业已售空,只得点上几碗云吞竹升面垫垫肚子。竹升面十分劲道,配上店家的蒜蓉辣酱,成为了夜里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晃荡晃荡回“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小巷民宿,支起烤炉和桌凳,锡纸包裹上几个大地瓜,就这么烤起地瓜来,香味十足浓郁。地瓜尚在炉膛中,无所事事时就打牌打发时间。六个人的牌局热火朝天,在大学里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想到胡适之的那篇日记,在内心挣扎中日复一日地打牌,不知荒废了时光几多?话说回来,打牌输了就要钻桌子,好在是餐桌而非茶几,不然免不了腰酸背痛得在地上滚一遭。

    夜阑人静,飞鸟倦鸣,荫下店家灯火,观雨至天明。灯火能观雨整夜,我却大抵不耐这寒夜,在淅淅沥沥的雨中侧身就寝,梦中一曲笛声。

    沉浸于这浪漫的雨夜中,忘却往日的浮嚣,倒也弥足珍贵。或许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可以慢一点,那便是极好的了。可惜,人在被推着走,像牌局里一样争上游,很难撇去这些扰人心弦飞蝇蜗角的事情。当年快要接近尾声时,终于还是感觉什么失去了。

    责任编辑:谢宛霏

一程山水(散文)
烟雨行舟(随笔)
厦格徒步(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