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2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瞿弦和、张筠英:朗诵人生实践谈

见习记者 郑欣宜 本报记者 周伟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2月06日   05 版)

    瞿弦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演播家之一。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名誉团长,第一届至第四届“童颂中华”全国总决选评委。朗诵代表作有郭小川《秋歌》、纪宇《风流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担任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朗诵者长达30余年。

    张筠英,译制片导演、表演艺术家,中国十大演播家之一。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朗诵研究会常务理事,第一届至第四届“童颂中华”全国总决选评委。朗诵代表作有李瑛《一月的哀思》、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纪宇《风流歌》等。

——————————

    “我们干的是各行各业,我们对风流却有共同追求。劳动、创造、进步——无止无休!爱真、爱善、爱美——不折不扣!这是真风流哟,这是真风流。把时代的彩笔紧握在手。”

    舞台上,瞿弦和与张筠英合诵了纪宇的《风流歌》,这首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又在新时代被再次改编的经典诗歌,正如他们半个多世纪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不折不扣,不止不休。

    瞿弦和曾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张筠英致力于演播事业,执导过上百部译制片,1987年,两人共同入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受听众欢迎和喜爱的全国十大演播家”。生活中,他们伉俪情深、彼此支撑,艺术道路上,他们携手相伴50余载,用声音诠释经典。他们是事业上的挚友,是生活中的知己,更是人生路上最亲密的伴侣。

    近日,瞿弦和与张筠英夫妇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向读者传授他们数十年来的朗诵实践经验,讲述他们相知相伴的艺术人生路。

    深刻理解作品,才能为作者传声

    从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朗诵课,到无数次站上舞台,向全国数以亿计的观众传播艺术经典,瞿弦和与张筠英的朗诵实践从未止步。他们笔耕不辍,近年来陆续出版了《艺溪笔录》《朗诵实践谈:百篇百感》(以下简称《朗诵实践谈》)等文集,书写了两人在艺术生涯中对朗诵的持续探索与思考。

    2022年出版的《朗诵实践谈》是瞿弦和与张筠英的最新著作,他们从过往朗诵、录制过的作品中挑选出100篇,加之分析讲解,并配以演出及幕后照片,既是一本学术性文集,也是两人艺术人生的生动缩影。“每篇文章就像颜色各异的小石子,100篇文章写下来,我们用这些石子铺了一条五彩路,如果有读者走在这条路上,也许就会突然发现有某一粒小石子在他眼中发光。”张筠英说,希望这本书能为读者的朗诵提供最切实的帮助。

    在书中,瞿弦和与张筠英指出,朗诵是一种二度创作,用有声语言代表作者发声,再现乃至升华作品。瞿弦和说,他们都更偏爱朗诵第一人称的作品,“第一人称作品特别容易走心,能够把作品融入自己的心灵以后,再通过自己的体会送到观众的心灵”。

    瞿弦和也谈到,二度创作的基础,是准确、完整的理解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艾青以第一人称创作的长诗,也是因为朗诵这首诗,瞿弦和与艾青成了“忘年交”。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表现作品的情感,瞿弦和曾特地前往艾青的住所和故居,走进“大堰河”居住的矮房,看到烧饭的灶,来到她的墓地——这些真实感受,让他一次次调整朗诵的细节,生动传达诗人对“大堰河”的同情、感激和热爱。

    在一场朗诵诗会结束后,艾青对剧作家曹禺说,自己写大堰河时没有流泪,不知为什么,每次听瞿弦和朗诵,都会流下泪水。“因为我读懂了他,表达了他对乳娘的怀念,表达出了那种真实感。”瞿弦和说。

    行动性、形象性、音乐性

    文学作品不同于日常说话,是经过作家精心雕琢而成的,具有典型性的语言,因此,朗诵时的技巧处理对朗诵的呈现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究与实践,瞿弦和与张筠英总结出朗诵技巧的三要素:行动性、形象性、音乐性。

    行动性,指朗诵的语言具有明确的目的、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愿望。瞿弦和指出,朗诵者处理一篇作品时,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要向观众解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意图。他以鲁迅的《自嘲》一诗为例,作品虽题为“自嘲”,朗诵时应把握的“行动”却并非如此:“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可解释为诗人面对敌人围剿,怒目横视、嫉恶如仇,面对人民大众,甘心奉献的“自勉”,从这一“行动性”出发,在朗诵时就应掌握深沉坚定的基调,表现诗人在危险环境中的坚定意志。

    形象性,指朗诵时通过语言、视像、形体变化等,再现作者在作品中创造出的形象与画面,并使观众能真切感受到;音乐性,则指朗诵者通过声音的变化,使语言具有音乐的魅力色彩。

    “形象性”来源于生活,也可以借助于朗诵者在理解作品基础上的想象。“谁还记得,这里曾是刑场?行人的脚步,来来往往,谁还想起,他们的脚踩在一个女儿、一个母亲、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上?只有小草不会忘记。”

    《小草在歌唱》是诗人雷抒雁为悼念张志新烈士所作,首段一上来就描绘了烈士牺牲的刑场,瞿弦和联系自己曾看过的图画与文章展开了想象——烈士不屈的形象和那空旷的、只有小草的刑场,逐渐在他脑中清晰起来。

    小草象征着人民群众,既是见证人,也是同情者,带着痛楚呼唤烈士的英灵,哭诉心中的悲伤。于是,在舞台朗诵的形体动作设计中,他环顾四周后双手摊开,低沉地缓缓诵出“这里曾是刑场”。

    重音、停顿、语调的结合,构成了朗诵语言的音乐性。“你看,从草地上走过来的是谁?油黑的短发,披着霞光;大大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母亲呵,你的女儿回来了……孩子呵,你的妈妈回来了……”《小草在歌唱》的最后一节,描述了英雄的虽死犹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处理这段内容的朗诵时,就要着重把握音调和节奏的急缓:节奏逐渐加快,如同充满希望的音乐由弱渐强。

    朗诵离不开真与情

    在《朗诵与说话——朗诵艺术三标准》一文中,张筠英说:“我们都是爱激动的人,每当我们在舞台上出现激情的时候,每当我们知道观众被这种激情感染了的时候,心里是非常愉快的,这是一种演员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幸福的心情。”

    在朗诵过的众多经典诗歌中,有一些令瞿弦和与张筠英格外难以忘怀,每当重读这些作品,他们仍心潮澎湃。2020年,张筠英线上朗诵了左远庆的诗歌《若我归来》,以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女性医务工作者视角,诉说内心独白。“敬业、救人、报国,这是父之言训,母之叨爱,一切都是理所应该。”“说好的我不哭,花也不哭,在樱花树丛的浓郁中,找个无人处摘下帽子,让她们看看我无‘发’无天的样子,是不是跟长发飘飘的从前一样可爱?”录音时,张筠英始终眼含热泪,有几处哽咽到几乎说不下去。

    抒发真情,就要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1979年,瞿弦和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诗会首次朗诵了《小草在歌唱》,读到动情之处,他不禁哽咽,泪流满面。作家古枫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台下的观众抽泣着,鼓着掌,瞿弦和不得不几次谢幕。”

    “朗诵里经常提到以情带声,用爱发声,一定要表达真实的情感。”瞿弦和说。

    张筠英另外提到,对儿童朗诵来说,还要特别关注“纯真”。张筠英儿时曾主演电影《祖国的花朵》,导演非常善于捕捉儿童演员在现场一刹那的感觉。在北海公园拍摄时,她饰演的杨永丽有一场哭戏,正与小演员们玩得开心的张筠英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她清晰记得,当时导演让现场所有人离开,当她一个人站在原地,瞬间被愧疚感淹没,一下子伤心地哭了出来,这场真实的哭戏被镜头记录下来,留在大荧幕中,成为经典。

    演戏如此,朗诵亦是如此。“孩子们最感动人的其实不是声音多么好听,或是技巧有多大的变化,能表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点真实的想法,就是最可贵的。”张筠英说。

    对语言艺术的热爱历经岁月沉淀,愈加熠熠生辉。退休多年,瞿弦和与张筠英仍演出不断、创作不停,无论是站在舞台上用声音陪伴观众,还是以笔墨书写下人生经验,他们在语言艺术之路上前行的脚步都从未停歇。“朗诵是一种无穷无尽、充满魅力的艺术,对朗诵的探索永远没有止境,我们希望能留下更多有意义的、可以提供给后人的教育经验。”瞿弦和说。

    责任编辑:周伟

“红船”雷锋服务站:越来越大的“百宝袋”
瞿弦和、张筠英:朗诵人生实践谈
春运志愿者瞬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