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老师,是我课后的国画老师。他个子不算太高,挺着一个大肚腩,总是喜欢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副本人高高在上的艺术家样子。
本老师原来其实姓王,但由于老师喜欢把“我”说成“本”,再加上“本”这个字听起来天生高傲,与他的气质正好相符,这个名字便也在同学间流传开来。
课堂上,本老师最喜欢讲的就是他的光辉成就,似乎这样就能让我们对他产生崇敬之意,进而喜欢上国画。
“本老师还在美院附中任教。”
“本老师在这里教了十几年国画了,带过的学生上千。”
“本老师的学生去参加比赛,不是一等奖就是二等奖,把前三都包揽了。后来其他学校不乐意,就不让本老师的学生参加了!”
就这样,每一节课的前10分钟,本老师都要如此向我们讲述他那光荣的过往。在他说话的时候,肚腩还不忘一抖一抖,黑色的衣服也好似要变出一个无底洞,仿佛一切的荣誉都要归他所有……时间久了,这一行为不免让人心生不满,但我们在百无聊赖之时,也绝不能表露出不满的情绪,更不能抱怨,因为哪怕你最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能被他准确地捕捉到,然后又会迎来10分钟的“荣誉教育”。
但是,每当我们觉得生无可恋,无聊到极点时,他又总能用他的行动让我们精神一振。
在本老师讲到最高潮的时候,他就会踌躇满志地站到宣纸的前方,手中握着毛笔,微微前倾,行云流水般转动着手腕。笔尖先是一竖一提,再是两竖,两根纤细的树枝就跃然眼前;紧接着一拉一顿,树干的轮廓就显现出来了;再用快干的笔横向几画,画出树皮的纹路;最后飞快地沾一点水,让笔尖变圆,让墨色变淡,轻轻地一抹,树干就呈现出苍凉的气息。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犹豫、一丝停顿,更没有一丝拖泥带水,上一秒还空空如也的白纸,下一秒一棵挺拔苍凉的大树就已拔地而起,尽情生长。
作画时的本老师满脸悠然自得,毫不在意,还显露出一点不屑的微笑,似乎这只是太过容易的一件小事。只有那大大的肚腩高高地挺立着,如一座巍峨的山峰。
画作完毕,众人震惊,掌声响起,而本老师什么也没说,笑了笑便走下了讲台,大肚腩依旧高高地挺着。只是这一刻,那大大的肚腩里装的好像是满满的本领,那一件黑色衣服也不再那么碍眼,而是和“本老师”这个称呼一同成为了对他的尊敬与赞美的象征。想想他之前的显摆,也真是情有可原了。
于是,当我们再次称呼“本老师”的时候,不只是有调侃的幽默,还有发自心底的敬意。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学生 纪凯喆(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