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济南的雪(散文)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职工 张新宇(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3月05日   08 版)

    刚下高铁,扑面而来的寒气让我感到一阵清醒,旅途的困乏顿时消去不少。天空中飘着碎屑似的雪,当雪花落在衣服上的时候才察觉到这雪的奇妙。和以往轻飘飘的雪花不同,当我捏起一粒雪花,不,应该叫雪粒的时候,让我想到小时候玩的那种泡沫板,泡沫板捏碎时会产生许多圆圆的白色颗粒,身上的雪则更近似于这种形态。感叹了一下这年后遇到的第一场雪,我便匆忙融入人群当中,融入风雪中。

    忙完工作,雪已经下有三五厘米厚了。车窗、树梢、屋顶,以及远处的建筑都覆盖上了一层白色,道路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车辙。世界变成了黑色与白色交叠的交响乐,往日里五彩缤纷的世界突然变得纯粹起来,古典的、纯粹的美在我眼前漫开。

    深夜与朋友闲聊小酌,屋内温暖如春,笑声四溢,屋外大雪纷飞,颇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惬意。散场后,推开门,漫天的风雪让我不由得想要拍照纪念下来,但是总觉得画面有些单薄,拍不出我想要的感觉。伴随着北风的袭来,空中的雪粒在飞舞,时而卷起向上飘荡,时而随着一阵强劲的风势向下猛冲。我想徐志摩在诗中所描述的飞扬的雪花大抵不过如此,只不过少了些许缠绵,多了几分凛冽。

    到了济南,总要去趟大明湖与趵突泉的,由于时间紧迫,我选择了大明湖,儿时的记忆促使我加快了脚步,可惜是冬末春初,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与我失之交臂。第二天的雪比昨天深夜来得还要猛烈,一出门就觉得如果身上能够自带火炉有多好。几番辗转,终于来到了大明湖门口,穿过十几米的碎石小径,一汪翠绿的湖水出现在我的眼前,水面上浮动着一层白雾,问过才知道泉水自带的温度与外界的温差形成了这类似于温泉的感觉。下面的水波荡漾着,左边一层层推来,右前方也一波波涌去,交汇时形成网状的结构,与水面上漂浮的白雾相映照,冷与热,动与静,绿与白绘成一幅画,我驻足了良久才堪堪离去。

    或许是因为下雪,游人并不多,今天的大明湖比想象中更显宁静与从容。路上碰到许多穿着汉服古装拍摄的游客,比起美丽的容颜,我却觉得在街巷中被风雪裹挟的背影更为曼妙。走在芙蓉街的主街上,狭小的街道让风有了更明显的形状和更强的动力。仿古的屋檐没有积雪,被一股接着一股的寒风裹挟着下落。让我感到惊奇的是雪下落时样子,不像是小时候积雪一层层从屋檐坠落,而是一股脑被风卷起飘洒在空中。一时间,景与人仿佛融汇到一起,鲜艳的红色与素洁的白色,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现代美学的服装共同构建了这一片美好。

    大明湖的附近有许多小巷,这些小巷给了我意料之外的惊喜。巷子里干净整洁,有许多门前还有文物的介绍。巷子里的房屋都围绕着一条条水道,大概一米多宽,从门口和侧边经过。起初我只当时功能性的水道,直到我经过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曲水流觞”,我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兰亭集序中提到的流觞曲水,看着流动的泉水,我往前走了两步,在两户人家的分界处有一个拱形的小门,下面是潺潺的泉水,左右是红窗白墙,漫天的雪在落到泉水里,瞬间消融。附近处有一副楹联,我认为用它来形容是极为应景的——“淡雪无痕天垂镜”。

    除了这美景,最让我开心的其实是遇到的几位友人,年龄大都长我几岁,虽是初次相识,却对我多番照顾,其中还有一个与我同龄,闲聊时也相互感叹实乃缘分,这份温暖让我在凛冽的风雪中仍然感到阵阵暖意。

    再见,济南,再见,济南的雪,再见,多情的济南。

    责任编辑:谢宛霏

别看那条射线(科幻小说)
济南的雪(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