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仰见一片月(散文)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陈晴晴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4月23日   13 版)

    “我最亲爱的朋友,窗外依偎杜鹃花,也许会有一天,我们终需要分别,小河尽头四方街,你在那里等着我。”听到这首《丽江的春天》时,我正坐在开往丽江的火车上。窗外,青霭凝黛,苍翠在眼。火车沿着铁轨驶去,穿山,过水,遥遥地,玉龙雪山便迎上前来。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春日的丽江,柔情而浪漫,似一袭春雨染红晕,似几缕青柳堆晓烟。温暖的春风吹醒了辽阔的群山,吹皱了丽江古城的溪水,更吹开了满树的红蕊浅霞。风从大山深处吹来,带着野蕨菜的生鲜,覆盆子的清甜,菌菇的鲜美,浸润着阳光与雪山的味道,演奏着一曲新鲜活泼的春之歌。

    奔赴丽江,只为奔赴一场与故人的时光之约。

    她是我高中三年的舍友,在高考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我们曾一起拿着手电筒挑灯夜读,见证凌晨两点的夜晚;也曾一起在晚自习的间隙,躺在操场上看远方闪烁的星星……年少时的友谊单纯、炽热,我们相约高考完一起去彩云之南,去看看齐鲁大地之外,玉龙雪山的巍峨,丽江古城的美丽。

    “考完了就好了。”高三下学期,看着她眼神中时常流露出来的沮丧,我笑着鼓励她。可我这个大大咧咧,成绩中游的孩子,哪里懂得她前十名的压力呢?后来,她在宿舍开始整宿的失眠,模拟考试成绩下滑严重。终于,在高考的前一个月,她被母亲接回家,开始走读。

    高考的最后一个月,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力图在千钧一发之际发挥自己最好的实力。我也沉浸在这股拼搏的劲头中,日复一日地锻造自己,与她渐渐少了联系。

    最后一次见她,是在毕业典礼上。我像往常一样,亲切地向她挥手打着招呼,她却躲闪地低下了头,没有朝这边走过来。那个夏天,她没有在班级的QQ群出现过,QQ头像也总是隐身的灰白色。后来我听说她高考失利,去了另一个城市复读,重新来过。

    青春声势浩荡,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遇见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分开。可毕业离场,大家四散天涯,才发现有些人,已默契地失去了联系。

    丽江,高中时我们共同憧憬过的地方,如今当我独自踏上这片土地,一种恍如隔世的寂寥之感涌上心头。我走过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四方街,看耀眼的日光将曲折的青石板路照得发亮;我走过流水潺潺,花树葱茏的大石桥,看小桥流水的转角处,爬满藤架的月季、紫藤开得轰轰烈烈,绚丽多姿;我走过斗拱飞檐、古朴秀气的风铃巷,看春风拂过水面,风铃叮叮作响……我独自走过,看到摩梭草原的草儿穿上了绿色的新衣,黑龙潭的梨花正开得洁白如雪,那措海的“海风”裹着水汽带来丝丝清凉……当我独自沐浴丽江的日光,不知道她的身旁是怎样的光景呢?

    丽江的夜晚,风有些冷冽。丽江古城内的四方街上,篝火已被点燃,身着纳西族盛装的人们手牵手围成圆圈,环绕火堆,踏歌而行。众人唱和着,向天喊,向地吼,歌颂着山川风物,淳朴真挚的歌声宛如天籁。游客纷纷加入这热闹的歌舞,我也忍不住参与其中。我的右手边是一位纳西族的老奶奶,她笑容和蔼可亲,一只大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我的左手边是一位齐刘海20岁出头的姑娘,她大方地拉起我的手,好像我们彼此早就熟稔了一样。在这一时刻,大家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唱着并不熟悉的歌,踏着生涩的舞步,但每个人的心是近的。

    在这春日的夜晚,熊熊火光点燃了每个人的灵魂。大家手挽手似多年未见的好友,在火光与月色下高歌起舞。尽管大家并不明白这纳西乐曲背后的含义,但这爽朗歌声与欢快的笑声却是未曾有过的真实与滚烫。在这一刻,我们不再是有着诸多社会标签和属性分类的外来者,我们都是大地母亲的孩子。在这一刻,似乎什么都应该被放下和释怀,只有低吟的风、清朗的月色和沉默的玉龙雪山久久地存在着。

    近处,是跳跃的篝火,远方,是辽阔的天地。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在这异乡的春夜里,我忽然想起了苏轼先生《赤壁赋》中的文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远方的朋友,无论我们是否有缘再聚首,我想,丽江的月光此刻也应该照在你的身旁吧。

    责任编辑:谢宛霏

母亲的土地(散文)
仰见一片月(散文)
慢慢走,抬抬头(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