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自己与朗诵会结下缘分,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改变了一切。
我出生在英雄的城市——武汉。回想2020年,很多人默默地奉献着、忙碌着,我也觉得似乎要做些什么。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一首抗疫诗歌朗诵作品,在电台的“童声战疫”活动中获得奖项的报道,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朗诵之门。此后,我又多次参加各类朗诵比赛,这让我发现,通过诵读表达内心时,声音会成为一种完美的情感传递。2021年,当第三届“童颂中华”的活动来到我眼前时,我犯难了,究竟选择哪种类型的稿件呢?一节语文课后,我有了新的思路。
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写一篇题为《我想牵起那双手》的作文。在作文写作讲析时,王老师重点提到“情”这个字,要突出那双手给予自己的帮助、支持对成长带来什么领悟。我不由得想起暑假参加军事夏令营的经历,抵触、畏难、逃避,甚至对爸妈初衷的不解,一切负面情绪包裹着我,但夜里一场朦胧又真实的梦却给了我无尽的力量。
梦里的那双手陌生而熟悉,我不曾真正握起,但却感觉温暖有力量。那是我的曾祖父,一位老地下党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初衷,投身革命,他教导我的祖父学医后,就投身最艰苦的祖国大西北建设,直到生命的尽头也未能叶落归根。而我的祖父又教导我的父亲,接过学医的接力棒,投身家乡的医疗战线。他们都曾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但都因为那份执着与无畏,甘于牺牲奉献,再苦再难都坚持下来。梦醒了,而那双手却给了我真正的力量,让我面对艰苦的夏令营活动不再退却。我把这些都写进了那篇文章。
那双手让我明白,现在我们可能太享受安逸的生活,不太能够真正感受那份舍与得的转换,所以那份共情并不真实,而当我读到《带缺口的馒头》这篇文章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文章里的主人公也有一双手,一双孩子的手,一双同龄人的手,她不能选择生活的年代,不能选择悲惨的命运,但选择了真正的信念!
这一刻,我没有犹豫,用我的声音将这个故事诵读出来,让那一个个人物鲜活起来,而这篇融入情感的诵读作品,也获得了第三届“童颂中华”全国展示“希望之星”的称号。
再次默默念着这个故事,我想诵读的不是静静的文字,而是中华大地无数个鲜活人物的缩影。
(指导老师:王黎)
责任编辑:宋宝颖
湖北武汉市育才怡康小学六(10)班 彭希博(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