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徐剑、李玉梅《强国记》:文学向新质生产力专业领域进发

胡平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6月25日   01 版)

    在新质生产力的文学表达上,徐剑再次走到了前沿。他与李玉梅合作推出的《强国记——中国知识产权的力量》一书,以创新这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为主题,由中国专利技术的发展切入,表现出中国知识产权力量的强健崛起及其给国家繁荣昌盛带来的勃勃生机。

    创作这部作品并不容易,需要具备各种条件,进行相比处理一般题材更有难度的工作。知识产权涉及各行各业,每个行业都有其特殊的专业性,都需要作者从头了解熟悉,所以普通作家难以成熟驾驭,徐剑、李玉梅两位作者是在海燕出版社与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联合邀约与大力支持下,勇于担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选中8个中国专利发明金奖项目作为典型,纵跨黄河、湘江、珠江流域大地,进行深入采访和体验,精心构思,严密谋篇,做到了能够将每个行业里科学技术的门道梳理清楚,将每一重大发明创造的攻关细节描述到位,又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诉诸笔端,终于向社会奉献出这样一部能够反映全国知识产权发展形势的力作,是殊为难得也功不可没的。

    此作对于普通读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新鲜感,包括其中涉及的专利名称,都可能使人感到异趣,如“一种用于动车组的快速粘着控制方法”“一种无线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及无线中继设备”等——为何要加有“一种”的限制呢?原来都自有道理。重要的是,作品所选择和介绍的项目,可能是读者不大明晰但对于国计民生已发生重大影响的。譬如,盾构机的发明对于隧道开掘工程的意义是划时代的。特别是在开掘工程处于大陆板块碰撞缝合带和地震带时,那里每一块岩石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一旦隧道施工打破原有的压力平衡,随时可能发生岩爆事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而由中铁集团陈昆鹏、李建斌等发明的盾构机,具有坚硬的金属外壳,壳内装有整机及辅助设备,在盾壳的掩护下进行土体开挖、土渣排运、整体推进和管片安装作业,从而使隧道一道成形。它在大(理)瑞(江)铁路等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且在输出海外后同样创造出奇迹,赢得国际信誉。在动车的高速行驶中,动车组轮与钢轨之间的粘着力是动车组前进的直接驱动力,尤其在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必须避免车轮打滑发生危险。而由株洲中车时代公司尚敬等人发明的粘着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使轮轨之间的关系匹配恰当、使列车运行更快更平稳的关键技术,突破了高铁发展中的很大难关。由三一重工易小刚、刘永东等发明的长臂架泵车,则能够在众人瞠目结舌中将混凝土一举泵送至620米的高空,成为 “世界泵王”。还有一些项目是读者熟知并亲身体验过的,如薛笛等人发明的“腾讯会议”程序、“讯飞输入法”等。中国目前的专利发明,数量庞大,是当之无愧的新质生产力,也是实现强国梦的关键依凭,国人自然希望了解这一领域的真实情况。作者的努力,使人们能够在轻松愉悦和不乏惊喜的阅读中获得大量信息,意识到自己周围生活中发生的难以忽视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开卷有益。

    这些改变世界的创造,来源于发明人群体,他们简直由特殊材料制成,当之无愧地成为民族的栋梁,足以值得人们仰慕。作者很内行,更把写作重心放在对一位位传主的形象塑造上,帮助读者真切认识他们,从他们身上受到人生观念的启迪,体现出作家的眼光。

    可以看到,这些出类拔萃的人物,首要特征便是将事业视为生命的主要价值,全身心投入科研,不惜付出任何代价,才开创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发明。在研制挖掘机液压缸的背水一战中,易小刚带领刘永东等进行了20次试验,皆以“爆缸”失败,彼此只能强颜欢笑。易小刚在去北京开会的路上仍沉浸在思索中。就在广播通知登机的时刻,他忽然灵光一闪,想到解决方案,一边进入机舱一边给刘永东打电话交代,返回之际终于迎来莫大喜悦。 “臂架振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系统以及工程机械”发明人付玲,为了工作快50岁才怀孕生产,孩子生下来后又交给阿姨照顾。有一天女儿问她,说我能有两个妈妈吗?你不在家的时候,我能对小欧阿姨叫妈妈吗?由于这句话,付玲开车时哭了一路。徐剑和李玉梅采访她后,她竟补充了一句话,说下次见面时她不见得还会记得他们,请不必介意。因为她知道脑容量有限,不断记工作上的事,其他事容易忘——她过去肯定忘记过不少人。这些发明者确实与众不同,献身事业的精神令人感动和折服。他们的发明一点不来自偶然,而来自每分每秒的常年积累。这样一类人物,在以往的文学作品里出现得并不多,因为他们离尘世甚远。不是每位作家都有机会接近他们,即使在徐李两位作家的采写中,有的专家也只能挤出短暂时间接待,但并不妨碍读者对他们的尊崇。

    他们又很可能是不计较名利的,这仍然是固有的事业至上观念的表现,实际上,牵挂名利也会使他们也难以做到超脱一切的坚守。被称为“HiLink之父”的朱冲,取得了“一种无线中继设备的中继方法及无线中继设备”专利,这种全新的路由器信号放大器,能够大幅度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为华为公司赢得中国专利金奖,但他在领奖后拒绝了所有媒体采访。在为数不多的新闻报道中,只出现过他一个模糊的瘦高的身影,网上更找不到他一张清晰的照片。付玲则将专利第一署名权让给了曾光,曾光则在接受采访时主动把付玲请到了台前。这些发明人的高风亮节,过去不曾为大众知晓,未获得广泛传播,只是在这部作品中初次得到披露,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

    当然,作者也写出了他们不可缺少的天资,以及曾经识别他们特殊素质的“伯乐”们,这些同样是使他们做出杰出贡献的成因。作者的采访内容不局限于他们的成就,而是扩及他们的完整人生,于是将他们的成长轨迹清晰呈现。李建斌数学成绩优异,15岁考上大学,从小就对汽车产生“异想”。付玲作为女孩子,小时爱把拖拉机、收割机当玩具。刘永东参加三一集团招聘面试时随手帮一个女生打开设备开关,被易小刚看在眼里,接着易小刚简单与刘聊了几句便将其录取。朱冲读硕士时,发表了12篇论文,应聘华为时,当场写出一道算法,使面试官原本严肃的脸上挂上慈爱的“老母亲式微笑”。依靠这些追根溯源的挖掘和描写,作品将这些发明家的根底刻画得具体生动,也将名牌大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写照得活灵活现,洞悉出人才生长和人才培养之谜,其中无不散发着文学写作产生的魅力。

    《强国记》的诞生,标志着报告文学创作进一步向高端专业领域进发,更全面精到反映社会发展现实,书写时代精神主旋律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谢宛霏

焦典:写作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
人生的舞台上
西部见:援疆精神的时代回响(散文)
走走:贴着生活去书写
徐剑、李玉梅《强国记》:文学向新质生产力专业领域进发
死后(小说)
麦子石(小说)
返航(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