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悟画记之八十五

任伯年的“海”(四)

王秉良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7月02日   04 版)

    调和雅俗

    随着眼界的开阔、画法经验的积累,任伯年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开掘、学习中日益深入。他学习陈淳、恽寿平、华喦的画法,笔触越来越放逸洒脱,形成了兼工带写、明快雅逸的格调。

    任伯年在《荷塘纳凉》图上,写下一段评价华喦画法的话:“新罗山人用笔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一时莫与争锋。今人才一抬笔,辄仿新罗,益可笑焉。”他学习华喦,常常临摹原作,有时“稍变其法”,或“设以艳色”,或“以笔墨效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佳作。

    据“上海县续志”和《海上墨林》记载:任伯年“后得八大山人画册,更悟用笔之妙,虽极细之画,必悬腕中锋,自言‘作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八大山人“金刚杵”一般的笔触令他倾心不已。在学习融汇这些大家笔法之后,终于“变铁线为游丝,入写生之花鸟,用古人于新意,以我法造天地”(陈蝶野语)。吴昌硕在题任伯年的花卉册页上赞叹:“予曾亲见其作画,落笔如飞,神在个中,亟学之已失真意,难矣。此册花朵,如风露中折来,百读不厌。”

    他不仅游走于大匠之门,还到民间艺术中去淘宝。传统文人画和民间画风刻意拉开距离,唯恐沾染一点下里巴人的气质,水墨渲淡和色彩浓烈几乎成了对立面。民间画风虽然朴拙,但平面化、图案化、装饰化的特点突出,如剪纸、贴画、刺绣等,也为市井百姓所钟爱。任伯年的画,借鉴民间画法,常施以石青、石绿、朱砂等颜料,色彩饱满,明丽动人,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他画中的人物,很多直接取材于市井凡夫,有卖肉的屠户、送炭的老翁、牧羊的少年、哄孩子的少妇、推车的旅人、嬉戏的牧童等,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为了便于销售,任伯年画了很多诸如《麻姑献寿》《五路财神图》《钟馗图》等寓意吉祥、辟邪的画。但身处国变频生的艰难时世,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不可能无动于衷。畸形繁荣的上海滩,背后是民族危亡的严酷现实,他在一幅《苏武牧羊》的题跋上写道:“身住十里洋场,无异置身异域”。他画了多幅《关河一望萧索》,画中基本都是一人一马的形象。画面上,人马萧条,山河冷落,前路茫茫,令人生出无限的忧思。他画《五谷丰登》,却用“风灯”来取像,暗喻腐败的清廷,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末世了。

    遗憾的是,任伯年染上了抽大烟的不良嗜好,后因此引发肺炎,加上在绍兴的资产被骗走而心痛不已,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享年56岁。

    陈蝶野说任伯年“用古人于新意,以我法造天地”。徐悲鸿也说:“伯年先生天才豪迈,工力绝人。”“举古今真能作写意画者,必推伯年为极致。”

    1926年,徐悲鸿拿着任伯年的年画在巴黎请自己的老师达仰欣赏,达仰深感钦佩,提笔写道:“多么活泼的天机,在这些鲜明的水彩画里,多么微妙的和谐,在这些如此密致的彩色中,由于一种如此清新的趣味,一种意到笔随的手法——并且只用最简单的方术——那样从容的表现了如许多的物事,难道不是一位大艺术家的作品么?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师。”

    海派画家很多,为什么任伯年成为一代领军者?除了他过人的禀赋和悟性,还要归功于他的与时俱进、兼容并包,就如“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说到任伯年与海的命题,让人想起《庄子·外物》中任公子钓鱼的故事:“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

    任伯年以广纳百川的湖海心胸,创造了开一代新风的灿烂艺术,不正如钓得巨鱼的任公子吗?

    责任编辑:宋宝颖

《你好,疯子》:与曾经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和解
《路边野餐》:让原来的归原来,往后的归往后
任伯年的“海”(四)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