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何谓“学”(随笔)

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学生 刘苑均(17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7月16日   09 版)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年华匆匆间,种种经历如流水般奔逝而去。抛开温饱这一生存的必需品,我们的自我与情感充斥着精神世界。生活,是一个大课题,没有人能无师自通,满分通过;我们在生活中学,又在学中生,终其一生所寻找的,是对人生“大问题”的解答。

    “学”是生活所必需的技能。

    不同的时代、地域下所造就的个体都互不相同。随着世界、社会的发展,人我、物我间的关系日益复杂,我们生来就被赋予了具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念。在冲突与矛盾频发的现代生活中,多种多样的联系阻碍了我们的视野,庞大的熵量加速着我们社会化的进程,这都促使着我们向自我靠拢,错误地用“狭小”抵御“广阔”,在被物化的社会中迫切地寻找着“存在”与“个人精神的内核位置”。

    从现实矛盾中带来的,也不全是劣势。社会在悄悄改造我们的时候,也为我们带来了“学”的机会。学校的教育一方面忽视了文化的风骨与内涵,而在另一方面给予我们选择和进步的机会,刻板统一的教学内容虽不能使我们的精神长进,却给予了我们方向和方法,这为我们减少了试错的麻烦,使我们在追求自我圆满的道路上加快脚步。

    学的目的,在于成人。

    跳出学校教学内容的束缚,我们更应着眼于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恩格斯曾将某名家比喻成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文艺复兴是一个出“巨人”的时代,而思想文化学术上的巨人,是不受分工与学科限制的。学习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探寻生活的方法,沟通古今,用先人的智慧,厘清自我,以应有的姿态跳入生活这一大课题中。

    成人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活的终点,并不止于物质的满足。“学”是能令我们拥有丰盈精神世界的良药。

    在“学”中,我们与知识并肩,与先人们的言语同频共振,在无涯的学海中,我们跳出了数十年的短暂,以文字为浮木,在人类文明的千年历程中沉浮。在万千个身影中,你总能寻到那与你相似的灵魂,你们跨越了时间与地域的阻隔,用相异的语言或声音说出共同的人生问题。在一遍又一遍求索中,穿越哲人的头脑,汲取着生命的养分。

    “学”所拥有的博大力量,是世间其他所有都不能及的,它给予你出入于人我之间、物我之间的真正自由,解开了你所背负的观念的枷锁,赋予你孤身入人海的安然自若。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山水记(散文)
扎根(散文)
何谓“学”(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