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时光中的吹火棒(散文)

龙珍锋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7月23日   14 版)

    在清水江畔,我的老家——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偶里,清晨总是如此静谧而美好。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朦胧中,老屋的轮廓若隐若现,仿佛被晨雾轻轻包裹。此时,母亲已在厨房忙碌,手持那根熟悉的吹火棒,在土灶前轻轻吹气。灶膛内的火星随着母亲的吹拂而四溅,炊烟袅袅升起,与晨曦交织,构成一幅温馨的田园画卷。

    这炊烟,仿佛是乡村生活的信号,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它不仅仅是炊烟,更是家的象征,是母亲无言的关怀与呼唤。每当看到这炊烟,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与温暖。

    晨曦逐渐散去,太阳慢慢爬上山头,村里的人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而我,总喜欢在清晨的阳光下,坐在门槛上,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那些关于吹火棒的回忆,如同这炊烟一般,在我的脑海中袅袅升起。

    记得小时候,父亲曾教我如何使用这根神奇的吹火棒。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小手,一起对准灶膛,轻轻吹气。火焰瞬间旺盛起来,照亮了整个厨房。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与温暖,也体验到了与父亲之间难得的默契。

    这根吹火棒,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它不仅仅是一根生火工具,更是我与家、与亲情的纽带。每当我想起它,那些关于家的温馨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

    如今,我已离开老家多年,但每当回到这里,看到那根静静躺在灶台边的吹火棒,心中便涌起无限感慨。它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诉说者,讲述着关于家、关于亲情、关于成长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如同晨曦中的炊烟,永远萦绕在我的心头,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随着太阳的升高,村庄开始热闹起来。村夫扛着锄头,牵着牛,走向田野,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身影在绿色的稻田间穿梭,如同点缀在大地上的勤劳符号。而我,也在忙碌与宁静中,继续沉浸于吹火棒带来的回忆里。

    那时,每当农忙归来,远远望见自家屋顶上升起的炊烟,一天的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那是母亲用吹火棒点燃的灶火,是家里已备好热腾腾饭菜的信号。

    那炊烟,就像是归家的灯塔,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也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我还记得,新过门的媳妇第一次尝试用吹火棒生火时的情景。她手忙脚乱,火苗时隐时现,脸上满是紧张与期待。家人在一旁看着,不时发出善意的笑声。那一刻,吹火棒仿佛成了一种仪式,见证了她成为家庭一员的成长与蜕变。

    而冬夜的火塘时光,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我用吹火棒不断添柴,火焰跳跃着,驱散了冬日的寒冷。我们谈笑风生,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那些温馨的瞬间,仿佛被定格在时间的画卷中,成为永恒。

    吹火棒还见证了我与伙伴们的欢乐时光。那时的我们,模仿着大人的样子,找来竹竿自制吹火棒。虽然吹得满脸是灰,但那份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却让我们乐此不疲。我们在院子里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东西也在悄然改变。我离开了老家,走进了繁华的都市。城市的喧嚣与忙碌让我逐渐淡忘了那根吹火棒带来的温暖与回忆。

    直到有一天,我再次回到老家,看到灶台上静静躺着的吹火棒,那些尘封的记忆又重新被唤醒。我拿起那根吹火棒,轻轻摩挲着它粗糙的表面。它似乎也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那些与家、与亲情、与友情紧密相连的回忆。我突然意识到,这根吹火棒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夕阳的余晖中,我独自坐在灶前,借着吹火棒点燃的火光陷入沉思。火光摇曳着,如同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我在这份宁静中感受着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真谛。那些关于吹火棒的回忆仿佛变成了一种力量,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此刻的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那些温馨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回放,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亲情的珍贵,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随着夜色的降临,村庄逐渐安静下来,只有灶膛内的火焰还在跳跃着发出噼啪的声响,我依旧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回忆中不愿醒来。这时母亲走了进来,她看着我手中的吹火棒和跳跃的火焰轻轻笑了笑说:“还记得小时候你第一次用这吹火棒生火时的情景吗?”我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母亲的话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光之门,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那个纯真年代的快乐与温暖。

    我们母子俩就这样静静地坐在灶前,借着火光回忆着过去的故事,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直到夜色渐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一刻我明白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家与亲情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和温暖的港湾。

    孩子出生后,我常带着孩子们回到老家。我想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这根吹火棒带来的温暖与回忆。孩子们对这一切充满了好奇与兴奋,他们围着灶台转来转去,争抢着要尝试用吹火棒生火。我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和纯真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孩子或许还不懂得吹火棒背后的深意,但他们的快乐与好奇却让我看到了家族传承的希望与未来。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也会像我一样离开老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但那根吹火棒和关于它的回忆却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也温暖着他们的心房。

    吹火棒,不仅仅是我对儿时的回忆,它承载着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寄托着我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无论我走到哪里,那根吹火棒和关于它的回忆都会陪伴在我的身边,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

    在这宁静的夜晚,我再次拿起那根吹火棒,轻轻吹拂着灶膛内的火焰。火光摇曳中,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纯真的自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现代化的炊具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那根传统的吹火棒似乎也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我心中,它依然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每当我想起它,就会想起那些温馨的家庭场景,想起亲情的深厚与温暖。

    吹火棒,这个简单而又古老的工具,见证了我们家族几代人的成长与变迁。从爷爷到我父亲,从父亲到我,再到我的孩子们,它在我们手中传递,也传递着一份家的责任和温情。如今,虽然我们已不再依赖它来生火做饭,但它却成为家的某种符号。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孩子们会忘记如何使用吹火棒,甚至忘记它的存在。但我相信,那些关于家的温暖记忆,那些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

    每当我回到老家,看到那根静静躺在角落的吹火棒,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拿起它,轻轻摩挲。它仿佛又带我回到了那个炊烟袅袅、亲情满满的年代。

    在那里,我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家的温暖。

    责任编辑:谢宛霏

时光中的吹火棒(散文)
夏夜水栈叉鱼乐(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