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悟画记之八十八

渐江的寒山(三)

王秉良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7月23日   04 版)

    寒梅禅心

    明僧大韶云:“描尽江山骨,还能写自心。”渐江在山水间澄怀观道,在天地阴阳之道、自然山水的妙境中涵养身心。他写道:“何当携一瓢,托止万虑摒。雪霁月升时,于焉心可证。”郑旼说他:“三愿已酬应不恨,武夷黄海及匡庐”。盘桓在名山之间,他超然忘我,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笔墨呈现出空灵虚静的凝定之境。

    他画的《长林逍遥图》,高逾两米,虽是画家常用的一河两岸图式,但构图并不均衡。对岸的山峰巍峨高耸,苍凉雄浑,山间有瀑流奔流,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近岸有几棵萧索的树木,有的枝干上布满了苔点,有的枝头还有一些树叶。空谷中没有鸟兽、渔船,不见人迹。画上题诗:“春木抽柔条,老秋惊摇落。百年强近半,世味亦索寞。何如长林间,逍遥自解缚。荣枯听时序,动息任吾乐。写此林峦意。萧然远城郭。静致若可耽,甚哉勿耽搁。渐江。”从诗中可知,此时他年近半百,世间的艰辛悲苦都已经经历过了。山间的树木从发芽、繁茂到落叶,他看了一遍又一遍,也就像世事兴衰一样。在变幻的尘世间,何不听任荣枯交替,守住内心的清静,安享自在的禅悦之境呢?

    日静天长,恬淡自守,天地间自有一种空灵静谧的美,他总是把这种感受纳入笔端,于是,笔下就呈现出了阔大的境界。不只是一丘一壑、一树一石,而是至清至真、无我无物的天地。

    他的《题画黄山》写道:“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还有诗说:  “画禅诗癖足优游,老树孤亭正晚秋。吟到夕阳归鸟尽,一溪寒月照渔舟。”“有时负翁汲潺湲,道是身如水鸟闲。树荫依稀三月暮,焙茶香气满空山。”

    这些诗句,都是“画偈”,把诗、画、禅融汇到了一起,“诗情与禅趣妙合无垠、浑然不觉”,就像苏轼评价王维的话:“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渐江还自号“梅花古衲”,除山水之外,他偏爱画梅。他的梅花,枝干遒劲似曲铁,枝上寒花数朵,疏淡而冷逸。查士标赞道:“墨梅自逃禅老人(扬无咎)后数百年,唯渐和尚独续一灯,虽王元章(王冕)犹逊其逸。”汤燕生《题渐江师梅花图》也说:“渐江老人梅与探,画梅入妙冠江南。”

    53岁的渐江,有一天独游到黄山研山亭,他说:“近游浮溪,始知二十四源孕奇于此。沿口以进,寥廓无量,两山辖云,涧穿其腹,老梅万株,倒影横崖,纠结石罅,寒漱浑脱,根将化石。每春夏气交,人间花事已尽,至此则香雪盈壑,沁入肺腑,流冉巾拂,罗浮仇池,并为天地。”看到蔚为奇观的幽谷梅林,渐江陶醉其间,还将把那里作为栖身终老之地。

    1664年1月19日,渐江在五明寺去世,死前留下遗嘱,让僧众在藏骨塔前多种梅花,说:“清香万斛,濯魄冰壶,何必返魂香也。”

    他身似寒山,心如寒梅,留在纸上的不仅是荒寒冷逸,更有清香万斛,在时光里长久浮动。

    责任编辑:宋宝颖

《朝云暮雨》:救赎与绝望的张力撕扯
渐江的寒山(三)
小青写作笔记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