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登龙角山记(散文)

湖北大冶市聚龙外国语学校教师 李连随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11月26日   13 版)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同事在他的视频号上发的作品“无限风光在龙角”:夏天雨后,龙角山顶,云雾缭绕,重峦叠嶂,或隐或现,蔚为壮观。

    星期天早上,小雨过后,天空格外晴朗,空气清新凉爽。去上课的路上碰到这位同事,我就问他怎么上的龙角山。“开车。不过你可千万不要开车上去哟。”

    我自然懂得他的意思,据我所闻,不就是开车挑战“龙角天路十八拐”颇不容易吗?难不成比我们去年夏天在大凉山走的那段“拧麻花”似的山路还更加“扭曲”、更加令人魂飞魄散吗?

    无妨,相比开车直达山顶之速,我倒更喜欢徒步登山的慢节奏,宁愿闲云野鹤般逍遥游。

    课后,我坐车到了城南10公里外的大箕铺镇龙角山脚下。山下有两个村,偏东南者曰刘逊村,偏西北紧邻龙角山者曰石家堍。

    从山脚下通往十八拐的山道左前方,是石家堍水库。水库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一道巍峨的大坝雄起横立。站在大坝上俯瞰,水波平如镜,映照出青山绿树、天光云影。

    近岸水中有石牌坊,名为“节孝坊”,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是清代雍正皇帝为表彰当地一村妇忠贞节孝而立。牌坊高约5米,雕刻有双龙戏珠、花鸟虫鱼等图案,以及“守节坚贞夫死之日誓”字样。节孝坊常年没入水中,枯水期则会露出水面。

    据当地人讲,春夏时节,随山势蜿蜒而起伏的水岸边,遍地生长着挨挨挤挤的紫云英,织就一条紫红色的飘带,煞是好看。

    正值初冬,水库附近山坳里白墙红顶的楼舍俨然错落,几块农田,一片片芦苇荡,疏疏落落的大树、矮树,无不尽染秋色,平添了几分诗意。

    我没有急于回到通往十八拐的山道上,而是信步来到了大坝的尽头,下到山谷中,又上到通向远处一座山村的新铺的柏油路,接下来是一条旧水泥路。穿村而过,只见房舍东一处西一处,全是老宅旧院。这里的多数人家早已搬离库区,移居到距此不远的新村了,如今留在这里的基本都是一些老人。

    走到村头山下,过了石桥不久,破旧的水泥路面突然拦腰折断,再往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林木森森的山崖一侧,一条乱石沟蜿蜒而下,除了溪流潺潺之外,别的什么声音都没有,静寂得简直让人屏气敛息。我弯腰曲背地走在一条时见牛粪的“牛道”上,希望能够碰巧抄近路登山。

    然而,前路茫茫,我决计原路回到通往十八拐的车道上了。车道是3米来宽的水泥路,从这里一直到中途半山腰的傅家湾,路面尚较平缓,弯路也算不上太夸张,一辆辆车上车下,若非迎面车会车相让,谁比谁都跑得快。

    但我徒步登山,本不求快;实则虽欲求快,亦不可得也。

    沿途一路皆景,吸引我不时地驻足拍照,且越往上走,风景越美。最为赏心悦目的当属路边上、山坡上“寂寞开无主”的山菊花,黄的居多,白的较少,既明艳,又淡雅。

    过了佛灵寺,快到傅家湾时,询问几个徒步下山的游客到山顶还要多久,答曰,“离第一拐还远呢”。

    下午1时许,到了傅家湾停车场,往前过挡车器岗亭左拐处,“龙角天路第一拐,距前拐134米,登山步道起点”“前方十八拐弯路全长2.4公里”的指示牌赫然在目。岗亭木板墙上温馨提示:车技不好的司机请不要驾车上山;车况不好的车辆请不要驾车上山;排量在1.8T以下的车辆请不要驾车上山……

    龙角山天路十八拐,其险也如是!

    从第一拐到第二拐、第三拐……第十八拐,前后拐间距近者不足百米,远者达500多米。

    当我行至十八拐的时候,从山下村里隐隐约约地飘上来一阵阵鸡鸣狗吠的声音,反而显得这儿的山更幽了、林愈静了。山顶有亭翼然,亭顶两重尖翼微微上翘,状如飞起,为6根红漆圆柱所擎举。

    山高天阔,豁然开朗,满山坡上正盛开着白色的山茶花。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今年夏天我和妻子的西藏之旅。我们的车在318国道将至色季拉山口时,高原上的山茶花,红的,白的,黄的,争奇斗艳,竞相怒放,虽然仅仅是隔了车窗望去,也极大地惊艳了我们的眼睛。

    十八拐的尽头是停车场,停车场正前方下临幽壑深谷,旁边搭建了两座蓝色的蒙古包,大概是供游客租住,便于朝看日出、夕看日落吧。

    从蒙古包前的小路向南上到观景凉亭,极目四望,颇有“一览众山小”和“山至高处人为峰”的感慨。亭上楹联亦可赏可鉴,南面曰“倚天喜看千岩色,立地惊闻万壑声” ,北面曰“花明幽径人留步,亭满清风马歇蹄”。

    从凉亭下到停车场,往北过祖师塔,穿越半人深的茶花苑,登上观景平台,天高云淡,惠风和畅,自是心旷神怡。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言得之。

    俯瞰山下,一条巨龙昂首摆尾地蜿蜒盘旋而上,那不正是刚才走上来时左拐来右拐去的“龙角天路十八拐”吗?

    从观景平台上下来,朝西北登临龙角山最高峰——乌龟顶。海拔786米的山巅之上,是状如芦苇的茂盛的芭茅草,白色的芭茅花在暖阳下汇成了静默的海洋。海洋之上,惊现一座白色的钢架结构的高塔,细如一线,直指蓝天。更令人惊诧不已的是,塔顶居然还爬着两个微如蚂蚁的人,他们正在高空施工作业呢。

    乌龟顶是位于龙角古刹右后方的椭圆形山墩,中部稍凸,为绿竹覆盖,形似荷叶;其西侧怪石嶙峋,形如龟爪;故此,这一景区得名“荷叶盖金龟”。

    再往前走,就到了“龙角朝暾”的景点。据《大冶县志》记载:“高峰峻拔,日出,光先见其巅;将雨,则有云起。”明朝嘉靖年间,大冶知县赵鼎将此景观命名为“龙角朝暾”,且诗云:“神龙何代幻形踪?一角峥嵘插太空。甲镜浸开晴雾黯,颔珠光射旭阳红。花封景际文明处,寒谷春回煦育中。岁旱出云作霖雨,茫茫何处觅玄功?”

    由此下行,循着山崖上的栈道去往古刹,途经形似大鳌头、小鳌头的两座小山和一座前高后低、酷似烈马猛然回头的山峰,很快就到了龙角山峰左侧的千年古刹——龙角禅寺。古刹门前原有两株千年银杏树,后不幸被毁,所幸老根萌蘖,存活下来两棵小树苗,如今小树已经长成大树,亭亭如盖了。

    下午3点半,太阳偏西,我返回到观景亭下的停车场,急匆匆下山去也。亭子正南,半轮冷月冉冉升起。

    噫嘻嘻!朝往暮归,乐亦无穷。“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责任编辑:周伟

登龙角山记(散文)
下辈子与你奉陪到底(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