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小小的我》以其平实的叙事、深刻的洞察和细腻的情感,直击观众心灵,不仅讲述了一个脑瘫青年刘春和的成长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真实态度和我们自身的偏见。
影片用接近白描的手法,真实呈现了刘春和的世界。刘春和的生活充满挑战,他渴望融入社会,找一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现实却给他设下重重障碍。影片通过刘春和的求职经历,深刻揭示了社会对于脑瘫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以及他们在融入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障碍。它没有刻意渲染刘春和的不幸,也没有将他塑造成一个需要同情或怜悯的对象,而是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轨迹,尽管他的成长道路更加曲折。
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同样立体而深刻。母亲陈露的爱是深沉而纠结的,她对刘春和的保护和控制,既是出于愧疚和自责,也是出于对儿子未来的担忧。影片通过陈露的角色,展现了每位母亲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和情感需求。外婆的形象则提供了一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她的乐观和豁达为刘春和的成长提供了温暖的力量。外婆无微不至地照料、陪伴与守护刘春和;她不强迫刘春和做不喜欢的事情,当刘春和想要融入社会时,她全力以赴支持他,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和信任;她用乐观豁达的态度感染着刘春和。
影片对刘春和的情欲需求的平视,是该影片突破性的意义所在。雅雅的出现,不仅为刘春和的世界带来了情感的波动,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脑瘫人群情欲需求的好奇和回避。影片通过刘春和和雅雅的互动,展现了脑瘫患者同样拥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人性化的欲望,这种平视是对传统偏见的有力挑战。雅雅本身是一个有着自己生活困惑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后过着看似快乐充实但内心迷茫的日子。
当她遇到刘春和时,最初是出于一种观察性的兴趣——这个不同于她以往所认识的人,引起她的好奇心。雅雅主动接近刘春和,不是用同情或困惑的眼光,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与他互动。这让刘春和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与自在。刘春和很快就对雅雅产生深深的喜爱之情,超越了普通的友情,包含了心灵上的契合、对健康身体的向往、性悸动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憧憬。
影片中的刘春和,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对独立的追求。屡遭拒绝仍到处求职,坦荡为自己争取机会;他有理想中的大学,想为自己挣得学费;他对爱情充满向往,勇敢追求雅雅;他也有烦恼和痛苦,比如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社会接纳度的忧虑……
通过《小小的我》,我们仿佛被提醒: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权利,无论其身体状况、年龄大小或是经济条件如何。正如影片中的刘春和在听证会上那段振聋发聩的发言:“再渺小再破碎的个体,也是完整的我。”
责任编辑:宋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