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念(小说)
湖北文理学院学生 张腾迪(19岁)
来源: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5年01月21日 09版)
“那天来了个道士给我看相,说我还有6年可活,你说说就我这样的,要那么多时间干什么!”王老太靠在躺椅上,转头对着孙儿胡悦说。
午后的太阳依旧火辣,燥热的气流在胡乱穿梭。街上没有人,静悄悄的,只有后院厨房跌跌撞撞闯进的一抹风,推动那扇门,挤进一人宽的过道,最终落脚堂屋,轻轻牵了牵老太鬓间的白发,带来些许凉意。太阳缓慢挪着,胡悦将板凳移到王老太身旁,满眼怜惜地看着王老太因长期悬挂石膏而越发显眼的肿包,说:“哪来的老太太?说活得久还不乐意了,我就觉得我家老太太必定长命百岁。”
王老太笑了,这是胡悦回家后第一次见她笑。额间是深陷的沟壑,隐隐有细痕向四周延伸,好似藏了太多忧愁。眼尾早已松弛,一层一层的像翘起的房檐,盖住了那不大的眼。王老太其实很白,可农人哪有爱美的权力,终日与黄土为伴,与烈日为伍,裸露出的肌肤早已被焊上了一副盔甲,黝黑而厚重,好似想将老太拉入土地一般。50余年,竟都是这样过来的?胡悦拿起一旁的扇子,轻缓而有节奏地扇着,不为自己,而是对着王老太。
呼——呼——风动了,场景似曾相识,那是一个没有电的夏夜。月虽已在空中久待多时,但空气仿佛凝滞一般,夹杂着暑气罩在人身上,逼得人喘不过气。胡悦后背的细汗早已打湿一片,在蚊帐外鸣虫的作祟中,浸透了今晨新洗的竹席。“怎么会这么热,我睡不着!”胡悦闭眼喊着,但一只手却死死抓住王老太不松。“嫌热就别靠那么近,背过去,睡着了就不热了。”王老太用那双粗糙的手扯了扯,催促胡悦转身。只听见砰砰几声,好似什么东西与床边的柜子擦过。可胡悦却知道,那是王老太在黑暗中摸索蒲扇。果然不一会儿,几道新风将压抑的暑气划开了口子,是轻缓的,凉爽的,将人从水中打捞。胡悦还想自己扇,于是爬到王老太身上自顾自地朝扇子挥手,却被她一个转身掀了下去,随后嘟囔着缩到一边。“睡吧!”王老太说着,手中却加快了力道。夜色沉沉,胡悦不知何时睡去,而王老太则仍伴着那被打湿的发丝,轻轻扇着风。
那时的王老太看上去并不算瘦,一眼看去,百八十斤的样子,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像背着座山,令人感到吃力而沉重。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身躯怎会是一把种田好手?
可一切都会变,4年前的7月王太公去世了,胡悦那时正在上学,收到消息便往家里赶。车上是浓黑的静默,没人流泪,甚至没人说话。回来时,白棚已经搭好,推开人群步入大堂,王老太正守在太公身旁,见是胡悦,扶过身旁的扶手站起,环住胡悦脖子,迎面一句:“儿啊,你爷……走了。”说完,一阵呜咽传来,那是因压抑痛苦而扭曲嘴角发出的声响。王老太与胡悦抱了许久,嘴里吐着一缕缕模糊不清的词句,眼眶已不知被泪水打湿多少次,周围人才生生将其拉开。上香,作揖,再看一眼太公,胡悦害怕自己哭,连带着牵动了老太太,便只是退出去,偷偷抹泪。那两天,王老太失了神,哪都不去,就守在一旁,陪着太公。有时真的奇妙,明明之前老太太还在吐槽太公不会做饭,等哪天她不在身边就让他天天吃面条,而现在却是独留下王老太一人。
再后来,子女们劝王老太别再忙活那几亩地了,并提议将她接到自己身边,甚至将农具偷偷藏起,就为打消她干活的念头。可王老太不肯,只愿守着那一栋小屋,有时出去走走,有时一坐一天,时不时看看摆在桌上的照片。
胡悦在时,便叫胡悦陪自己到田头走走。胡悦知道这是老太太看见隔壁周婆婆和她孙子一起去走路,眼馋了。便在晚饭太阳西沉后,陪王老太出去走走。田间的空气是清新的,祖孙二人踏着太阳逃逸的影子,看着田间的一切,断断续续的蛙鸣里时不时跳出只蛤蟆,知了急如雨点的叫声在一树一树跳跃。在这一方天地里,王老太似乎格外精神,走在路上,嘴里不住地说着自己当初将那几亩地打理的是如何如何好。两只原本丰腴的手现如今却是臃肿不堪,一只被胡悦扶着,一只则在空中挥舞。胡悦在一旁听着,看着王老太剥落的崎岖山路似的口齿,从中里滚出一粒又一粒欣喜的音符。可当胡悦将手搭在她肩上准备如往常般揉揉时,却发现——王老太瘦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一个恍惚,王老太摔了跤。诊断是骨折,大夫给她封上了石膏,连同封上的还有往日的那般朝气。不知为何,王老太的皮肤迅速地耷拉下来,不单是面庞,就连手臂、大腿、肚子这些地方竟也如此。所幸摔的是左手,还剩右手可以维持日常。于是,王老太最后住进了女儿家。
一个人的生活是无聊的,病中的生活最害怕的是无人解闷。正是清晨,小镇街上早已人来人往,可在女儿家的门口,王老太却是最乏味的。当鸟儿在追逐晨光的游戏中已鸣叫多时,巷子里的人们早起的已经出门,未醒的仍在梦中,好似大家都没有兴趣去关注一位老人,特别是病中的老人。可看见胡悦从远处走来,王老太仍是摆出一副笑脸。快开学了,胡悦来向王老太告别。听到这话,她只是点了点头,剩下的便是几个好字。
临走时,王老太叫胡悦帮她喂药。胡悦转身步入堂屋,光透过王老太映出影子,残缺而消瘦,像遭受黑暗中怪物的啃食。“药就在桌上,那板胶囊拿两粒,红色的也要拿一粒,还要从那白罐子里拿两颗白色的……”王老太在身后指导着。各种各样的药丸被摆在手上,构成骇人的色彩。“是这些吗?我现在去倒水。”胡悦正准备转身,却被她喊住:“不用倒,不用倒,桌上有。”“可桌上是冷水。”胡悦不敢相信,老太太服药竟用冷水。“没事的,没事的。好了,你有事就先去吧,不用管我。”老太拿过药,分3次将药服下,随后便望向胡悦说着,眼神却没有再移开,好似要将人刻进脑子里一般。
胡悦也想不到,这一走竟是永别。又是摔了一跤,这次竟将王老太的命给活活摔去。葬礼上,有人说道:“听说老太太死时,想的还是等过几天凉快些,免得天热吃席的人不舒服。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太太,不关心关心自己,一心扑在别人身上。”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好似天空也在悲鸣着。送葬的路线与太公那时一样,绕过街道一周,最后下葬。只是这次,胡悦走在前边,一路上鞭炮噼里啪啦地砸在人身上,扬起的烟雾弥漫着人的双眼。
等一切结束,好像大家很快又忘却了一般,重新回归手头的事情。胡悦也一样,他不想去想这件事了。他怕,他害怕他忍不住。直到那天整理遗物时,父亲说着:“真是奇怪,明明爸的照片早就该烧掉了,妈怎么还留着。”“还不是妈太想爸了,都又忙,没时间陪老人家,不留个念想怎么行。”母亲回过头来点明道。
看着手中王老太的,胡悦撇撇嘴,这次没有呜咽。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那天来了个道士给我看相,说我还有6年可活,你说说就我这样的,要那么多时间干什么!”王老太靠在躺椅上,转头对着孙儿胡悦说。
午后的太阳依旧火辣,燥热的气流在胡乱穿梭。街上没有人,静悄悄的,只有后院厨房跌跌撞撞闯进的一抹风,推动那扇门,挤进一人宽的过道,最终落脚堂屋,轻轻牵了牵老太鬓间的白发,带来些许凉意。太阳缓慢挪着,胡悦将板凳移到王老太身旁,满眼怜惜地看着王老太因长期悬挂石膏而越发显眼的肿包,说:“哪来的老太太?说活得久还不乐意了,我就觉得我家老太太必定长命百岁。”
王老太笑了,这是胡悦回家后第一次见她笑。额间是深陷的沟壑,隐隐有细痕向四周延伸,好似藏了太多忧愁。眼尾早已松弛,一层一层的像翘起的房檐,盖住了那不大的眼。王老太其实很白,可农人哪有爱美的权力,终日与黄土为伴,与烈日为伍,裸露出的肌肤早已被焊上了一副盔甲,黝黑而厚重,好似想将老太拉入土地一般。50余年,竟都是这样过来的?胡悦拿起一旁的扇子,轻缓而有节奏地扇着,不为自己,而是对着王老太。
呼——呼——风动了,场景似曾相识,那是一个没有电的夏夜。月虽已在空中久待多时,但空气仿佛凝滞一般,夹杂着暑气罩在人身上,逼得人喘不过气。胡悦后背的细汗早已打湿一片,在蚊帐外鸣虫的作祟中,浸透了今晨新洗的竹席。“怎么会这么热,我睡不着!”胡悦闭眼喊着,但一只手却死死抓住王老太不松。“嫌热就别靠那么近,背过去,睡着了就不热了。”王老太用那双粗糙的手扯了扯,催促胡悦转身。只听见砰砰几声,好似什么东西与床边的柜子擦过。可胡悦却知道,那是王老太在黑暗中摸索蒲扇。果然不一会儿,几道新风将压抑的暑气划开了口子,是轻缓的,凉爽的,将人从水中打捞。胡悦还想自己扇,于是爬到王老太身上自顾自地朝扇子挥手,却被她一个转身掀了下去,随后嘟囔着缩到一边。“睡吧!”王老太说着,手中却加快了力道。夜色沉沉,胡悦不知何时睡去,而王老太则仍伴着那被打湿的发丝,轻轻扇着风。
那时的王老太看上去并不算瘦,一眼看去,百八十斤的样子,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像背着座山,令人感到吃力而沉重。让人不禁怀疑这样的身躯怎会是一把种田好手?
可一切都会变,4年前的7月王太公去世了,胡悦那时正在上学,收到消息便往家里赶。车上是浓黑的静默,没人流泪,甚至没人说话。回来时,白棚已经搭好,推开人群步入大堂,王老太正守在太公身旁,见是胡悦,扶过身旁的扶手站起,环住胡悦脖子,迎面一句:“儿啊,你爷……走了。”说完,一阵呜咽传来,那是因压抑痛苦而扭曲嘴角发出的声响。王老太与胡悦抱了许久,嘴里吐着一缕缕模糊不清的词句,眼眶已不知被泪水打湿多少次,周围人才生生将其拉开。上香,作揖,再看一眼太公,胡悦害怕自己哭,连带着牵动了老太太,便只是退出去,偷偷抹泪。那两天,王老太失了神,哪都不去,就守在一旁,陪着太公。有时真的奇妙,明明之前老太太还在吐槽太公不会做饭,等哪天她不在身边就让他天天吃面条,而现在却是独留下王老太一人。
再后来,子女们劝王老太别再忙活那几亩地了,并提议将她接到自己身边,甚至将农具偷偷藏起,就为打消她干活的念头。可王老太不肯,只愿守着那一栋小屋,有时出去走走,有时一坐一天,时不时看看摆在桌上的照片。
胡悦在时,便叫胡悦陪自己到田头走走。胡悦知道这是老太太看见隔壁周婆婆和她孙子一起去走路,眼馋了。便在晚饭太阳西沉后,陪王老太出去走走。田间的空气是清新的,祖孙二人踏着太阳逃逸的影子,看着田间的一切,断断续续的蛙鸣里时不时跳出只蛤蟆,知了急如雨点的叫声在一树一树跳跃。在这一方天地里,王老太似乎格外精神,走在路上,嘴里不住地说着自己当初将那几亩地打理的是如何如何好。两只原本丰腴的手现如今却是臃肿不堪,一只被胡悦扶着,一只则在空中挥舞。胡悦在一旁听着,看着王老太剥落的崎岖山路似的口齿,从中里滚出一粒又一粒欣喜的音符。可当胡悦将手搭在她肩上准备如往常般揉揉时,却发现——王老太瘦了。
可能是年纪大了,一个恍惚,王老太摔了跤。诊断是骨折,大夫给她封上了石膏,连同封上的还有往日的那般朝气。不知为何,王老太的皮肤迅速地耷拉下来,不单是面庞,就连手臂、大腿、肚子这些地方竟也如此。所幸摔的是左手,还剩右手可以维持日常。于是,王老太最后住进了女儿家。
一个人的生活是无聊的,病中的生活最害怕的是无人解闷。正是清晨,小镇街上早已人来人往,可在女儿家的门口,王老太却是最乏味的。当鸟儿在追逐晨光的游戏中已鸣叫多时,巷子里的人们早起的已经出门,未醒的仍在梦中,好似大家都没有兴趣去关注一位老人,特别是病中的老人。可看见胡悦从远处走来,王老太仍是摆出一副笑脸。快开学了,胡悦来向王老太告别。听到这话,她只是点了点头,剩下的便是几个好字。
临走时,王老太叫胡悦帮她喂药。胡悦转身步入堂屋,光透过王老太映出影子,残缺而消瘦,像遭受黑暗中怪物的啃食。“药就在桌上,那板胶囊拿两粒,红色的也要拿一粒,还要从那白罐子里拿两颗白色的……”王老太在身后指导着。各种各样的药丸被摆在手上,构成骇人的色彩。“是这些吗?我现在去倒水。”胡悦正准备转身,却被她喊住:“不用倒,不用倒,桌上有。”“可桌上是冷水。”胡悦不敢相信,老太太服药竟用冷水。“没事的,没事的。好了,你有事就先去吧,不用管我。”老太拿过药,分3次将药服下,随后便望向胡悦说着,眼神却没有再移开,好似要将人刻进脑子里一般。
胡悦也想不到,这一走竟是永别。又是摔了一跤,这次竟将王老太的命给活活摔去。葬礼上,有人说道:“听说老太太死时,想的还是等过几天凉快些,免得天热吃席的人不舒服。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太太,不关心关心自己,一心扑在别人身上。”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好似天空也在悲鸣着。送葬的路线与太公那时一样,绕过街道一周,最后下葬。只是这次,胡悦走在前边,一路上鞭炮噼里啪啦地砸在人身上,扬起的烟雾弥漫着人的双眼。
等一切结束,好像大家很快又忘却了一般,重新回归手头的事情。胡悦也一样,他不想去想这件事了。他怕,他害怕他忍不住。直到那天整理遗物时,父亲说着:“真是奇怪,明明爸的照片早就该烧掉了,妈怎么还留着。”“还不是妈太想爸了,都又忙,没时间陪老人家,不留个念想怎么行。”母亲回过头来点明道。
看着手中王老太的,胡悦撇撇嘴,这次没有呜咽。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