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此刻正是读书时。阅读,不仅属于个体之事,更是全社会大众的事情。如今,纸电共读日益成为主流,相对于传统书籍,年轻读者更热衷于电子阅读,从专业网站到社交平台,呈现出数字化、多样化、热点化、分享化的新趋势新气象。

自古以来,人们对青年时代充满着无限追忆,希冀将这份纯真化作生命里的唯一……其实,书籍对于阅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场场短暂或持续的青春之恋呢!从懵懂到体会,从理解到领悟,世间万物皆似一首诗、一幅画、一行文,成竹于胸,历历在目……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择书如择友,有益之书可以流传千古、造福苍生,阅读宁缺毋滥,有如鲁迅先生曾经在他的《拿来主义》中所说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好比蜜蜂采花蜜,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所以,一个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对书和生活同样充满着敬畏与希冀,断然不会分不清好坏便废寝忘食。

曾有人作这样比喻,好书就如青春之恋,恰似一杯苦涩的咖啡,品尝之后更让人久久回味,挥之不去。的确,堪称上乘之作的伟大时代精品不仅有血有肉还有骨,但品读这样的作品往往得花些精力和时间,不然只会如隔靴搔痒,难以触及皮毛,更不用说入骨入髓了。

作为年轻读者,在拜读一部作品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了解作者当时所在社会背景与生活环境,否则一旦沉溺其中,就有一种深陷泥潭之境,正如演员演戏全心投入一样,身心总在不经意间得到触动与洗刷,有时入戏深了,甚至还会拿现实生活来作一番比较。

事实上,高山流水,琴瑟和鸣,能引起众多读者感兴趣的书籍文字如美妙的音乐,往往能够产生彼此的心灵共鸣,这种心灵的表现在于真挚,真挚的付出在于热情,热情的颤动在于善良,善良的生命总是美丽的春风,温暖而惬意,幸福而满足,这就是真情的生活。平心而论,只要是用心写出的作品就是佳作,好比每个人的青春时代,用真情付出的友谊永远芬芳致远!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精彩的书籍,那么生命便是一个不断阅读的行程,品读成长,当中有关青春的篇章尤其令人刻骨铭心。我们不得不说,穿越生命的旅途,阅读可以改变命运,更如青春之恋,有多少付出就会有多少收获,有几分执着就会有几分希望。毋庸置疑,在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青年群体永远都是社会阅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其本身就是一部朝气蓬勃担当使命的大写之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即便是读书也要趁早些。年轻人不妨意气风发,争分夺秒与所爱书籍来一场青春之恋,多读社会有益之书,让品味书香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全民阅读中成就青春之中国。

责任编辑:宋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