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肩上快要滑落的包往上提了提,顶着逐渐炙热的太阳走进小区,我低头看着脚下的柏油路,只觉热气自脚底一团团地往上涌,不断蒸烤着我的脸颊。

  感受到炙人的热气,我加紧步伐向前走了几步,走进了连片的树荫里,恰好有缕缕暖风拂过面颊,被灼得发烫的脸感到一丝放松,我的脚步也跟着放慢了下来。

  头顶的知了先是叫得一声赛过一声,紧接着声音汇成了一片,变成了众蝉齐鸣。我听着知了声和风吹树叶的簌簌声,不觉有些入了神。但很快,耳畔传来的阵阵交谈声又将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我抬头看向前方,只见一群蹒跚学步的孩童在桥头蹲着,围成一圈,不知在看着什么。后面几个老人站在孩子的身后,拿着大竹扇给他们扇着风,一边看着孩子,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拉着家长里短。小桥矮矮的木头栏杆上也坐着两三个老人,陪孩童观察着池中的鱼。不远处还陆陆续续来了几个高高矮矮的身影,依旧是老少搭配。我看着眼前的景象不免有些恍惚——曾经的我,也是桥上观鱼的一员。

  十几年前,刚搬进这个小区的第二年暑假,正是炎热的时候。一天下午,还在上小学的我趁着爸妈上班,悄悄打开了电视,坐在沙发上,吹着风扇,边晃着脚边看动画片。窗外金黄的阳光逐渐倾斜,投到电视机旁边的墙上,将看得入迷的我拉回了现实。我心里想,爸妈快回来了,看完这集就关电视。可还没等看完这集,电视屏幕就突然一片漆黑,我愣了一会儿,第一反应是,是不是看太久把电视看坏了?于是我拿起手边的遥控,伸长胳膊用力按着按键,试图重新打开电视,但电视毫无反应。我不免有些慌了神,背后霎时出了一身冷汗,正当我打算回房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时,突然注意到原本转着的风扇已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下来——原来是停电了。

  没多久,爸妈回家后,果然告知了我小区停电3天的消息,我心中不由窃喜——这样晚上就可以待在外面乘凉、玩耍了。吃了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跑下楼去,来到小桥边,此时已有一群一群的居民聚集在这里,或坐在石阶边,或站在树丛旁,几个小伙伴正远远地朝我招着手。

  天边尚余一些轮廓的太阳逐渐沉入高楼背后,消失在地平线下,天空泛着蔚蓝色,大地蕴积了一天的热量慢慢被习习晚风吹散,人们微蹙的眉头也被这风逐渐抚平。我和小伙伴们从小池旁低垂着枝叶的柳树上折了几根柳条,在桥边蹲成一排,身体趴在栏杆上,一只手拿着柳枝往水面甩去,看着黑的、红的鱼逐渐聚集到柳条边。有的时候水下的鱼好奇地咬了末端的茎叶,感受到那端小小的拉力,我们赶忙拉起柳条叫道:“鱼上钩了!”小伙伴们便挤作一堆,一起围观,紧接着又四散开,纷纷将手中的柳条伸得更低,希望鱼也咬上自己的“鱼竿”。

  在嬉笑间,原本还浮着白的天空愈发变得沉郁,白云不见了,只能零星看到几颗高挂着的星,我们便依依不舍地从桥头各自回了家,约着第二天依旧在这里相聚。

  带着一鼻头的汗,我顺着楼梯往上爬,有的时候抬眼看见窗外那抹皎白的月亮,脚步便不觉慢了下来。月光不似阳光,夏日的阳光直晃晃地往人身上射,而月光则是柔柔地洒下来,洒进小小的窗,莫名给人带来一股清凉感。就这样,我踏着月光进了家门。

  家里一片漆黑,只有阳台上,月光同样慷慨地洒进落地窗。爸爸见我回来,从柜子里拿出白色的蜡烛,找来打火机,点燃,跳跃的火焰就成了照亮家中的第二个光源。

  我有点兴奋,或许是摇曳的烛火在漆黑背景的衬托下,让我想起了过生日时,蛋糕上的那微弱烛光。我借着这小小一簇光,在爸妈的催促下洗完了澡。出来后,就发现爸妈已经将凉席铺在了客厅的地上。我兴奋地蹦上席子,像乘上了小船,和着月光,在不远处微微摇曳的烛光中逐渐进入梦乡。

  梦里的那烛光好似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了彼岸。如今到了夜里,皎洁的月光不复从前的光彩,只孤零零地俯瞰着地面高楼上的灯带、彩屏和手机屏幕亮光连成的星海。仔细想来,记忆中的那抹烛光早已被手机发出的光芒遮蔽,同时也将太多时间和宝贵的记忆凝滞在了原地。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