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个阴天午后,却有一束光穿过高楼大厦与玻璃纱窗,落在我的掌心。丝丝暖意,坦白来意。

  自然中有好多骤变的天气,生命中有好多突然降临的相遇。如果难以为它褒贬定性,就等到它远离以后在脑海中重启,那时的微笑或蹙眉就是答案。我握住拳头想要将这束光攥紧在手心,发现它只是光顾而已,不过片刻温暖已经足够。这份在阴天坦白的善意,在未来也许会不停增值。

  这束光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我们都算得上对方生命中乍来的阳光,只是我的那束似像室外烈日一般灼热直接,她的那束如同被玻璃过滤后的光线一般含蓄。人和人之间总是会产生某种奇妙的磁场,只一眼便知道从此有无交集。大概是她在角落默不作声的神秘,让我更加想要了解她,和她成为朋友。后来的她,依旧和初见时一般,只有深入了解,才知道她藏起来的暖。

  她是我读大学期间最难忘的朋友。当天南海北的人们聚在家乡以外的地方,我们总是会在无数个瞬间共情。第一次见她是大学开学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她出现在宿舍走廊的另一头。昏暗的灯光照不清她的样子,只看到她的步伐慢慢靠近,身影像旧胶卷中的人物,让我想到在车站分别时,父母大概也这样看着我——只不过我是渐渐走远,身影越发模糊。直到她消失在走廊里,我才回过神,看向脚下陌生的地板纹路。

  “回头看不曾走远,依依目光此生不换。”每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到她。在第一次班级团建时,她便唱了这一首。她的声音一出来,就好像拥有划破阴霾、天光乍破的力量,深深吸引了我。她喜欢光影,我便仔细构图拍下好看的图给她看;朋友说我笑起来温暖,我便每次见面都笑着和她打招呼。我用自己的方式向她投递友情的橄榄枝,她的回复慢慢的、轻轻的。所有人的力量都有来源,有的是包围着的爱意,有的是经历过的荆棘,她是后者。我从不过问她的曾经,哪怕她反常地甩开我的手,我也知道其间另有原因,她不愿回忆的原因,也是我不忍了解的原因。我能做的就是像午后阳光,用炽热的光芒向她坦白来意。

  友谊能够持久的秘密,是彼此用心与双向奔赴。我喜欢读书,喜欢滔滔不绝地和朋友分享我读书的感悟。在大学第一年的年尾,我借了一本书给她,临走时笑着对她说,希望她能够记一些东西给我。尽管我这样期待着,不过那样厚厚的一本,边读边记谈何容易。大学第二年的一个午后,我回到寝室看到床上放着这本书,翻开随意一页,上面都是铅笔勾勾画画的痕迹和密密麻麻的批注。原来她即将参军入伍,虽然她来不及当面告别,但我能从一个个阅读痕迹中感受到她的温度。

  落在我手心的阳光,曾温暖了那一寸皮肤。我知晓它的来意,是越过重重给予我最纯粹的情谊。我会记得它,把那份暖刻在心里。

  责任编辑:曹竞 毕若旭

  实习生 何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