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几天一通电话,早已成为了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每次打完电话,常常已不记得向对方吐槽了什么事情,但心里清楚,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一个人能够让我安心放下疲惫、做最真实的自己。一想到这里,我就会感觉到由内而外的开心。
电话那头,就是我认识快20年的朋友小妍。
小妍从小到大都和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无缘,甚至有的父母还会指着她,并告诉自家孩子“千万不要和她一样”。的确,从我小学认识她开始,她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印象就刻在了我的心里。班级倒数的名单里总是有她的名字,每次开家长会,她的妈妈永远都是为数不多的被留下的家长之一。在我印象中,她看起来像是从来都没有烦恼一样,大大咧咧的性格,笑容经常挂在脸上,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放学时,她也总是第一个背上书包冲出教室,学校旁边的小卖部里,总会有她的身影。
很快,我们就初中毕业了。小妍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只能去一所离家很远的高中。3年的时光既短暂又漫长,因为分别都忙碌于各自的学业,我们平时也很难有时间聚在一起。再一次见到小妍,是高考结束后,一个炎热夏天的傍晚。
出门买菜的我,刚好遇上了回家的她。
“最近怎么样?还顺利吗?”
“还好吧,我刚回学校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无论结果如何,高中3年也终于算是结束了。”
小妍无奈地笑了笑,脸上多了一些十几岁年纪不该有的疲惫。
我走上前去抱了抱她,像是在安慰她,也是在安慰我自己。
我们互相道了别,她背着书包朝家的方向走去。走了两步,我下意识地转过身,想叫住她,可她早已快步走远。夕阳把她的背影拉得好长好长,影子里满是时光流逝的斑驳印迹。
上大学后,生活节奏逐渐调整,我们之间的联系又多了起来。每次寒暑假回家也会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因为高考考得不好,她只能选择省内的职业院校,而我考到了自己的理想院校,去一个新一线城市读书。
今年寒假回家,在超市偶遇了初中同学小米,我们聊起当时上学时发生的趣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小妍。
“现在我还是很疑惑,为什么你们会成为那么要好的朋友。”
“可能是缘分吧!”
我微微一笑,把一段友情的开始和持续归结到了“缘分”两个字上。
其实友情很简单,又没那么简单。在外人看来,我和小妍简直是千差万别。上学的时候,她总是班级倒数,而我总是被老师拿来和她作比较的那一个;她性格活泼爱笑爱热闹,我的性格却很安静不爱讲话;她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却喜欢把什么事都藏在心里。
该怎么形容我们之间的不一样?大概是南极与北极——看似遥不可及,却在彼此的世界里有了独特的交集。但突然有一天,南极的企鹅阴差阳错地遇见了北极熊,它才发现原来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能够到对方的世界里转转,会感受到之前从未体验过的开心。
老师拿我们作比较这件事,她从来都不在乎,也没有因此嫉妒、排斥我。和她相处的时候,我总是会被她魔性的笑声感染到,最后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她在我身边总是喜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听到感兴趣的话题我也会主动加入和她一起讨论。慢慢地,我也变得愈发开朗起来。小妍就像我生活中的一颗小太阳,帮我驱散阴霾,迎接明媚的阳光。
但是,没有一段友情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之间的感情曾经也因为人生规划不一样、两个人所在城市不一样而疏远过。随着慢慢长大,彼此才发现,真正的友情并不会因为时间、空间的距离而消逝。她选择我成为她的朋友,并不是因为我的成绩等一切外在因素;我选择和她成为朋友,也从来没因为别人的眼光而动摇我的决心。正是这份纯粹的选择,让这段友情完整地穿过了时间,没被岁月的洪流冲散。
在我眼里,友情这个词是很难被定义的。记得在中学作文课上,每每写到友情,同学们用的都是同样的模板、相似的套话,就好像是所有人都拥有同一个朋友。那时的我们不过十岁出头,又怎会懂得朋友对漫长人生的意义。
长大后的我们会去到更远的地方,经历纷繁复杂的事情,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蓦然回首才发现,最难忘的还是那个儿时用“心”选择的朋友。因为在那个人身上,我们总是能看到自己青春岁月的影子,和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珍贵时光。
责任编辑:曹竞 毕若旭
实习生 贾明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