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别人是怎样,但我第一次会走路、第一次会说话、第一次跌倒……很多个生命中的第一次都是在奶奶的陪伴下经历的,我是一个完完全全在奶奶身边度过孩童时期的女孩。

  小时候,村里人经常讨论奶奶,有的说她脾气大,有的说她爱骂人,说她年轻时是个“增怂”(陕西方言,意为厉害)的女人。每逢这时,藏在麦草垛里的我,便时常偷偷探出玩花了的脸,好奇地听她们讨论奶奶,然后疑惑地发现,这好像与我印象中的奶奶完全对不上。

  每到夜晚,窗户上便悄悄爬满壁虎,白色的老式墙皮一块一块地脱落,露出一片又一片丑陋的灰色。奶奶摇着那把麦草编的扇子,在土炕上哄着我:“噢噢,睡觉觉。”我多半是不睡的,这时奶奶就轻拍着我的背,不熟练地讲着故事。于是,我的梦里没有童话,而是充斥着在奶奶话语中永远鲜活的山上的虫儿、地里的麦苗、奔跑的野兔。

  长大些了,奶奶把我带到县城里,她经常一边紧紧抱着我,一边懊恼地看着我的课本:“唉,奶奶怎么帮不上一点忙呢!”这时我便逗她:“奶奶,奶奶,你能告诉我汉字的四怎么写吗?”“奶奶只会写汉字一到三。”“奶奶,奶奶,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怎么写吗?”“乖乖,奶奶不会。”

  是的,我的奶奶是一个不会写汉字的女人。但是我问她:“奶奶,10减3等于多少?”“是7。”“奶奶,50减3等于多少?”“是47。”“奶奶,奶奶,1000减3是多少?”“是997。”小小的我便会瞪大双眼,随后竖起大拇指:“哇,不愧是卖了好多苹果的奶奶,好厉害!”奶奶这时便笑了,脸上的皱纹像那些她曾经充满期盼的苹果花一样,在春天,终于开满了名为“笑脸”的土地。是的,我的奶奶是一个一生都在田里劳作的女人。

  当月光洒满屋顶时,奶奶便开始做针线活。她手指上的顶针和星星一样,都闪着银白色的光,每当这时我就问奶奶:“奶奶,这上面怎么有星星啊?”奶奶笑笑说:“从天上摘的。”然后,她便戴着星星顶针,用银丝一般的针与线做出一双双鞋垫、布衣、布鞋,还有精美的刺绣。于是,第二天我把顶针藏了起来,哭闹着不给奶奶,奶奶便说:“你个瓜娃子,你还用不上嘞。”但我依旧不肯把这宝贝给她,奶奶只得等睡着后再偷偷拿走它,继续做她的一针一线……

  后来,我却不喜欢满屋顶的月光了,因为在又一个屋顶洒满月光的晚上,奶奶没有做熟悉的针线活,那些她日夜编织的工艺品,此刻也不见了踪影。那晚,奶奶趁着月光买来了我爱吃的栗子饼,做了我喜欢的炸茄盒,又早早地哄我睡觉。等我醒来,身边没有了奶奶,我怎么都找不到她,最后哭闹着接受了一件事——我在睡梦中被父母接走了。

  后来,我时常觉得在城市的繁华中失去了以前的童真和快乐,每当我郁郁寡欢时,便会想起奶奶,可奶奶竟再也没有来看过我。我问父亲,为什么不接奶奶过来,父亲只说:“你奶住不惯,不愿来。”我不解,哭着问他:“是不是奶奶不爱我了?”“胡说,你奶最爱你了。”“那她为什么不来?”迎接我的只有沉默。

  我四年级时,奶奶终于来了,那是我生命中最开心的一天。我欢天喜地地迎接她,但心里还是生她不来看我的气,而奶奶只是笑着给我讲星星的故事。“天上的星星是独角兽在人间收集来的,它把人的心跳做成了一颗又一颗亮晶晶的星星,每个娃儿眼里的星星都不一样,最亮的那颗星就是独角兽为了让孩子认出最想见的人而做成的。”我笑道:“奶奶,我不是小孩了,而且,你什么时候会讲这么有文化的故事了?”奶奶看着窗外的月亮说道:“有一天我要是没了,你就找天上最亮的星。”

  我气呼呼地拍了拍她的手:“一来就说死不死的,什么意思嘛?”又想起她不来看我,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奶奶一看我哭了,着急忙慌地给我擦眼泪:“别哭别哭。”我看奶奶急到连帕子都掉地上、手忙脚乱的狼狈模样又“咯咯”地笑了起来。奶奶一副吓到了的样子说道:“哎哟,吓死奶奶了,可不敢把娃给惹哭了。”晚上时,奶奶又偷偷地把我叫到房间,拿了一块被纸包好的栗子饼,还有一个红包,“给你妈妈,让她给你存起来”。我高兴地拿给妈妈,却没有注意到妈妈身边的爸爸红着眼眶看着那个红包,久久不语……

  人们对奶奶总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奶奶太过溺爱我,有人说奶奶在几个子孙中太过偏心,还有人说奶奶在我小时候没有教育好我。种种评价,如尖针一样刺痛我,使我既无力又痛苦。

  啊,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奶奶。当我望向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时,我想,那是我最想见的人,那是在我没有爱时,将所有的爱都给予我的人。当我失去她时,我就失去了做小孩的权利,只有在她身边,我才能做那个不被束缚的孩子。我想,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她就那样安静地躲在一个小黑盒里,任凭我内心怎么呼唤都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在记忆中,奶奶的目光移开我,去向了更深更远的彼方。但当我忆起她时,会永远像个孩童一样,仰着脸寻找她,寻找那个我最想见的人、那颗我最想见的星。

  我慢慢开始相信,每个死去的人都会被活着的人标为一颗星星,变成我们人生低谷时,在黑夜中指引方向的一颗明星。那名为死亡的镰刀,也阻止不了她变成一盏灯、一束光、一条路……永远地照亮着她依旧牵挂的人。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