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埋往事,如今慧眼焕颜醒。我来到三星堆博物馆,聆听复苏之音。
踏入展厅,灯光昏暗,我情不自禁地睁大双眼,想要看清这些文物的故事,也想看清我的故事。
甲骨文的“蜀”字在灯光的特殊照耀下显得格外肃穆。一笔一画,连接起我们与古蜀先民的血脉。我不禁想,古蜀先民究竟有怎样的智慧,怎样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出这一笔一画都藏着生机的文字?而我的身上流着和古蜀先民一样的血,我的胸膛中蹦跳着和他们一样的心。虽然不曾与他们谋面,但文化自信却始终推我前行,探索出属于我的故事。
继续向展厅深处走去,愈走愈是兴奋。绕过层层展台,我仰头望去,青铜立人像正颔首低眉,双手环抱,静默地站在那里。它似乎沉默不语,注视每一位来客,又好像一直在讲,讲述它们的文明绚烂。我静静地站在它的面前,与它的目光对视,渴望听到关于它的一切……
人们常说,读史明志。在我的理解中,我们看历史,是看别人的故事;我们明志,是写自己的故事。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我明志路上的引路者。我好奇,大立人手上究竟拿着什么?可这位引路者不言不语,只是淡淡地指向前方。我顺着望去,看见了一个人、一群人、一个时代。我奋力追去,企图能追上他们,可我尚且不能。
或许,追逐的过程正是在书写我的故事。代代文化工作者矢志不渝,一往无前,我们如今追逐的道路,正是踏着他们的脚印继续向前文物、文明、文人,这一切都激励我着不断提升自己,激励我一直勇往直前,激励我努力离他们近一点、再近一点……
于是,我拿起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停息,我们便是下一代的掌舵人。我有一段故事,我有一段只有三星堆知道的故事,我必将继续书写我的故事。
那永恒的青铜面具啊,你的顺风耳是否听见了我的故事,听见了我的呼唤?你那炯炯的纵目啊,是否预见3000年后的世界,是否感受到了我们的共振?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