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上有一篇文章《茅盾与现代报告文学》,谈到了茅盾的文学观念:
茅盾认为:“所谓现实主义的文艺者,不仅反映现实而已,且须透过了当前的现实而指出未来的实际。”他进而以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应“遵守着现实主义的大路,投身于可歌可泣的现实中,尽量发挥,尽量反映。”
1896年出生的茅盾,在清朝末年的动荡中长大。12岁时,他在一篇文章里就写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24岁时,他任《小说月报》主编,开始全面革新,反对当时的鸳鸯蝴蝶派文人小说,提倡面向社会现实的写实主义文学。那一年底,他与周作人、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文学研究会”。这个在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为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小说创作投身于可歌可泣的现实中,尽量发挥,尽量反映,成了当时的小说作家“文学表现人生”的表率。《子夜》用了从高处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旧上海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
茅盾的小说语言有自己的特色。
“汽车发疯似的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
有评论者认为,茅盾的《子夜》之所以引起轰动,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吴荪甫这个中国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资本家的人物典型,并以他为中心照亮了整个上海的社会生活,照亮了在这里活动的社会各阶层的人的思想、性格、心理和命运,以及他们与历史的纠葛。而吴荪甫则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资产阶级形象中出现得最早、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他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企业家生不逢时、壮志未酬的悲剧。
在震惊中外的“五卅”事件发生后,茅盾写的《五月三十日的下午》,可以看成是最早反映这一事件的报告文学。他爱憎分明地描述了“有万千‘争自由’的旗帜飞舞,有万千‘打倒帝国主义’的呼声震荡,有多少勇敢的青年洒他们的热血要把这块灰色的土地染红”的壮烈场面,还揭去了自称是“先进的文明人”的列强那狠毒丑恶的假面具。因为茅盾是参与者和亲历者,他的描述有声响,有形态,也有动态的进程和推移的场景,让读者也能亲历其境。
“过去的,让它过去,永远不要回顾;未来的,等来了时再说,不要空想;我们只抓住了现在,用我们现在的理想,做我们所应该做的。”茅盾说。
特邀编辑:董学仁
指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