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了一天大雨,傍晚时分天气突然放晴,金灿灿的夕阳透过窗户洒向室内,给室内添上了几分温热。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我关了灯靠在床头看手机,外面皎洁的月光透过窗帘印在床帏边,突然听到窗外沙沙作响,不等我反应过来便响起了“知了、知了”鸣声,愈来愈响,就仿佛在我的窗边。我悄悄地下床掀开窗帘,借着月光环顾四周,却未曾发现蝉的身影,只听闻“知了、知了”声长鸣不断。好久都没听到过蝉鸣了,这种感觉就好似遇见了许久未曾见到的故友般新奇。
小时候在老家那边,每到入夏,蝉一出世便带着独一无二的鸣声,宣告着夏天的到来,也宣告着它的到来。我们家住在村里的最西边,那里人烟稀少,再往西边便是一片白杨林,那片树林便是蝉的立身之地。据爷爷说,蝉喜好白杨树汁,短暂的一生全靠着那树汁生存。入伏之后,蝉便肆无忌惮地“嘶吼”起来,从早到晚,那声“知了、知了”的魔音始终萦绕在耳旁,不能散去。三伏时分,天气便更加燥热起来,特别是中午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整个人变得昏昏沉沉精神不济。本来打算在屋子里睡个午觉,结果那蝉仿佛和我作对般尽情地鸣叫,先是一只,接着两只,慢慢地更加多了起来,最后一群蝉声此起彼伏,整个村庄都变得热烈起来了。那时我烦透了蝉鸣,曾不止一次央求爷爷将那白杨林砍伐了,爷爷却说那片地闲着也是闲着,种着大树好乘凉。因此每年夏天那片杨树林成了蝉的活跃之地,我也被迫在那魔音中煎熬地度过。
蝉确实为我带来过很大的困扰,却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限乐趣。爷爷说蝉蜕是一种中药材,县上有个老中医专门收购蝉蜕。每放暑假,爷爷便带着我去捡蝉蜕。早晨爷爷去镇上取牛奶的时候带着我,我一手提一个大布袋,另一手握一支长竹竿,开开心心地跟着爷爷上路。通往镇上的是一条新建成的宽阔柏油路,路旁种着一排高大茂盛的白杨树,枝繁叶茂,清风徐来树叶便哗啦作响。树高十余米,粗壮的树干上遍布蝉蜕,蝉蜕因形状像蝉而得名,整体的外形稍微呈现弯曲的状态,长度大约在2厘米左右,外表呈现出黄棕色的半透明状。我一手拿起蝉蜕轻轻一扯,蝉蜕便掉落下来,有的蝉蜕在高处,我不得不借助竹竿将其拨下来,去一趟镇上可以收获满满一大袋蝉蜕。有时我们还会遇到刚刚蜕壳不久的小蝉,它体色偏黄,一双嫩绿的翅芽粘在身体的两侧,看上去十分虚弱。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它的翅膀渐渐变成了透明色的纹理分明的硬翅,飞往更高更远处。
今年春天,宅家学习,我便抽空回了趟老家看望爷爷。我惊奇地发现爷爷已经攒了满满一大麻袋的蝉蜕,堆放在西窑的角落里。刹那间,跟着爷爷捡蝉蜕的画面犹如一场老电影,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
等我整理好思绪,那蝉鸣声已经消匿在了黑夜里,我打开窗户探头望去,外面空无一物,我想那蝉可能飞往家乡的方向去了吧。
责任编辑:龚蓉梅
西安邮电大学学生 亢晓婷(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