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微风拂过,煞是惬意,便想借着良辰出去走走,于是约了位老友说去龙湖边,谁知赶去的路上,东拐西拐竟瞄到了“平粮台遗址”牌匾。平粮台是河南淮阳一处名胜古迹,位列“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我们家乡,它声名赫赫,我早有意去拜访,但一直抽不开身,今竟在此巧遇。
小时候就经常听老人讲:“当时奸官横行,人民哀声载道,包公巡查陈州(今淮阳)时,曾在此筛落参杂在粮食中的尘土,最后成堆高耸的粮食平了下去,却多了一堆十几人合抱不起的大土包。这件事被一传十十传百,平粮台便因此得名。”
但平粮台真实名气在于它是史籍记载的宛丘古城,有“太昊之墟”“神农古都”别称,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起源地。据目前资料证明,更有近10个中国之最,比如它是我国方形城的鼻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小版筑城法建筑的古城;……
老友见我眼瞅的热切,便笑言:“此地也是个好去处,不如去瞧瞧?”我当然欣然应允。
从毫不起眼的大门进去,入目便是一片整洁有序的松林,顺着松间小路走到尽头,一座位于两棵千年古树中间、高约八九米的伏羲古像屹立在前。其双腿盘起端坐于垫席,双臂上下抬起,手捧绘有十二天干地支、黑白交融的八卦石盘,身披一件垂到脚下的金黄色披风,好不威风。恰巧又遇到一男一女前来拜谒的游客,男士在放置祭品的位置摆放果盘,女士把长香插在伏羲像前的四足铜器中,随后一起双手合十跪拜。
虔诚的神态让我们不由得停下来屏息凝神。看到他们,我突然想到《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是啊,道在天下万物,就像江海对于川谷,亦如信仰对于众人,没有江湖,百川没有归宿;没有信仰,众人没有灵魂。
生怕惊扰这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们蹑脚轻声继续向前追寻四五千年前古人的踪迹。后面看到的遗址并没有想象中大气磅礴的宫殿,只有深埋地坑,由残垣断壁拼接而成的土黄色城楼。尽管朴实无华,但那星罗棋布的过道,依旧挺着千疮百孔的身躯,向世人展现它曾经的辉煌,多么苍凉又悲壮。斯人在世,从土里来,便要回归去,千年后,不过是一捧黄土,谁记得他们?若干年后,谁又记得我们?
仔细端详遗址时,在脚下又看到一块瓦罐碎片,碎片只有半个手掌心大,前窄后宽,头薄身厚,两面都有一层砖红色物质半覆盖在上面。觉得甚是不凡,我便顺手捡了起来,它的制材似石非石,似土非土,握在手心就像握了一块冷玉,光滑透凉,在酷暑的夏日给我带来了一丝清凉,越发爱不释手。以前就经常听朋友说,谁谁在哪个遗址捡到了什么小玩意,后来经古玩专家鉴定都是四五千前的陶罐碎片。想到这,我心里不由得一喜,想必这块也不例外吧,一定是个好宝贝。
最后拿在手中继续把玩才觉得不像是陶罐的碎片,更像是古代农耕时代用的陶刀,拿它用来砍伐树木和宰杀牲畜。尽管它也有可能是现在的制品,但注视它时,我却仿佛见到了一幅幅古人生活的画面:他们在村寨前的土堆旁钻木取火,就地取材,用不成熟的烧制技术做成了这把陶刀,后来他们用这陶刀去砍伐树木,开垦家园;去猎取野兽,养家繁衍;再后来,或许猎人拿着它去获取食物的时候遗失在这里,又或许它的主人在保护家园时,死于敌手,它也因此深埋于底下。机缘巧合,它现在被我握在了手上,用小小的身躯,竟给我传达了一份穿梭千年时空的感动。
附近打扫残枝落叶的阿姨给我们免费当起了导游,她指着遗址中间土坯房的下面角落滔滔不绝:“你看,那是先人铺的排水设施,是用泥土烧制而成,多少年了,到现在下雨后还能用……”“你面前的这里,是曾经的南城门,听考古的人说,旁边是什么门卫房,还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呢!”“还有那边一片一片的,都是古代人家建的房子,我看这一间间的,大小放到现在也正合适……”
最后阿姨用落寞的口气说:“名气虽大,来看的人不多,是地偏人稀吗?唉。”
是啊,也只有趁着暑假在家的闲暇时间,我们才能重新丈量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如果不是顺路意外碰到,怕是盛名之下也不会刻意来此。但我想,一定会有人来的,络绎不绝的人来……
武汉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 赵文杰(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