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收拾好书包,收拾回家的行李,便开始走向回家的路。白日将尽,兼带小雨,寒风凛凛。刚开始的一段路,天总会不知不觉地由白天渐变黑夜。戴着快坏掉的耳机,与陌生人对话。
走着走着,高楼大厦变作了连绵不断的青山,浓雾弥漫四周,我知我亦在雾中——远处的人看来大抵如此。约莫一小时,便进入了这片山区。夜幕已落,那晚的夜是那般浓稠的黑,伸手不见五指,平日里却是总能模糊看清两旁的山。而那晚,两旁的山仿若藏着千万只暗夜中的鬼魅,如同仙山魔地一般。突然蒙蒙小雨变作瓢泼大雨,我不紧不慢拿出伞,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继续自己的对话。我浑身似包着一层膜,将自己与世界隔离。许是害怕摘下耳机,便要面对这般糟糕寒冷的雨夜。
我接着往前,路上不时有大货车或是各种车经过,“他们也是冰凉残酷的”,我想。而后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水花四溅,大货车爆胎了,还冒着烟。车上的人在汽车附近站着,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许是如何处理罢。而我,散着头发,撑着伞,面无表情的经过,听不见这世界在说些什么。那止不住的大雨还流淌在路上,鞋子是早就湿了的,裤腿和部分衣服也都湿了。
我只能挪着灌了铅似的双腿继续前进,直到看见熟悉的小村庄的灯光,那是我归家的灯塔。只有看到它,我才能在沿着连绵青山而修建的公路中间停下,找到回家的小路。村子里其他人家都搬走了,巴掌大块地,便只剩我们这十几户人居住。我静静摘下耳机,环顾周围,此时已是农村八九点的景象了。我从大路边的一条小路上了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我的脚步急切了起来。两旁是滴着雨水的黑树,是浸着雨水的泥土沙石,残垣断壁。本身便状若老旧的房屋,还有孩童平日里淘气在玻璃墙上用红漆胡画的鬼脸儿。我们家是住在山脚下的,有时夜里两三点偶尔因焦虑醒来,枯坐窗前,便见那青山屹然不动,仿佛与我惺惺相惜,但如今想来,我是比它幸运,且更自由的。
雨渐渐小了。我到了家门前,周围的住户早已熄灯。如往常一般,打开门,开了灯,将一切整理就绪,回到了我阴暗的小黑屋,因为灯坏了,它亦冷了无数个夜晚。无谓地刷着手机,而后渐渐入睡。在这半梦半醒之间,大抵十一二点,听到附近的狗叫声异常地响亮,村里是这般空旷,天地之间仿佛只有这生命陪我在这寂寥的小村庄。每周末的这两天,我仿佛是暂且脱离世俗入了深山老林前来苦修的香客一般。无心做饭,只得走上半个小时去到村里的小学对面餐馆饱腹。
途中是个观察世界的好机会。大人牵着小孩走进小学,小孩因为背着新书包而开心;路边的餐馆里都冒着白色蒸气,老板收钱的高兴湮灭在骂孩子作业没做完的声音里;路边的“帅哥”染着各种颜色的头发,不同长度不同形状,骑着摩托到处跑。而我继续以游魂一般的状态行走。
这般清醒又颓靡地过了一日,便又收拾行李,准备去往学校。所有人都在说熬过高三就好了,而那个叫大学的地方,那么远,谁又能知道到时候是怎样的生活呢。又突然觉得很神奇,好像觉得自己也是有未来的,我真的会去读大学,却不知它是什么样,在哪个城市。不知我会否拥有新朋友,会发生哪些故事。等我大学毕业,还会有一个工作,一些同事,会去未知的各种地方,这些都是全新的日子了,只是于我而言,还是太过漫长。
回到那个小小的封闭的院子,又开始准备考试,复习。那个小院子,从刚开始的陌生,嫌恶,到习惯。
原来小院子里的时光是真的会结束。而后高考,查分,各路同学亲戚的热烈问候或鄙夷……又经历了填志愿焦虑的几天,高考这座大山才终于翻过。暑假去了外地父母在的城市,见了多年未见的他们,其实心中也实无波澜。平静地过了一个月后,又经历了曲折的待录取过程,戏剧般的被如今的大学录取。这是一座我从未听过亦从未见过的城市,但我注定属于这里,我喜欢这里。
就这样我来了大学,经过两天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输,终于还是对那个小山庄说了再见。那座夜晚的村庄,自此变成了我心上的故乡。
责任编辑:龚蓉梅
贵州丽水学院学生 曹利娟(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