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1月1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嘘,我在给高原回信(散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 杨浩宇(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1月11日   01 版)

    “老师,我一个单词都不会,但只要你教我就读。”课上,我读一个单词他就跟读一个,一遍又一遍,每个单词他都用心用力地在读。

    ---------------

    异乡人想象中的西部高原,有一望无垠的草地,触手可及的蓝天,鲜艳绽放的格桑花,是人间净土,是许多人向往神游之地。

    比这更美的是,在这片高原上生活着一群群可爱好学的孩子们,他们渴望去看海,渴望去到比高原上无边的天还要远的远方,渴望学有所成后再回到这片热土生根发芽。

    广阔的西部高原海拔高,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人们的生活自然也较为艰苦。线上云支教志愿活动为这些高原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犹如一缕和煦的风儿抚过高原上的一草一木。而我有幸成为线上云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员,辅导了两名高三的藏族学生。

    我以为适合的恰好,可能是他们拼命努力的最好

    刚开始时,我不太懂他们的时间观念,不太懂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太懂他们的执着和认真。虽然都是北京时间,我这已是上午时,他们那里天刚蒙蒙亮。

    我和他们约好上午八点半在腾讯会议上课。我早早地吃好早餐端坐于电脑前,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再熟悉一遍讲义。而他们那边,天刚蒙蒙亮,也许高原上刺骨的寒意还未褪去,也许他们刚从温暖的被窝中睁开睡眼,也许他们刚做好全家人吃的早饭。

    时间上,我以为适合的恰好,可能是他们拼命努力的最好。后来我慢慢了解到,他们在学校六点起床,加上时差的影响,他们过着“在月光下跑操”的生活,其中的艰辛和难熬,唯有亲身体会过的他们才知道。

    正式上课前我都会和他们聊聊学习情况,问清楚他们使用的教材和试卷,问清楚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薄弱点。尽管如此,我还是低估了一个英语只考了9分的男孩的学习热情。我以为基础薄弱的他会对英语学习没什么兴趣,所以我想慢慢地培养他对英语的兴趣。然而并非如此。

    他对我说:“老师,我一个单词都不会,但只要你教我就读。”课上,我读一个单词他就跟读一个,一遍又一遍,每个单词他都用心用力地在读。我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他识记,还会把football拆成foot和ball慢慢讲解,再后来他已经能够熟练地表达“我喜欢踢足球”这样完整的句子了。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节课下课后,他都会问我:“老师,可以发一下刚刚讲的内容吗?我想自己再看一遍。”而我也在不断鼓励他多读英语,多背单词,约定好下节课会检查背诵。

    他的学习热情一直助推他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即便英语基础薄弱,但想必高原上的某个山谷里,一定回响着他诵读英语单词时有力、浑厚的声音。虽然,我和他之间只能隔着电脑屏幕交谈,但高原上的蓝天青草,一定见到过那个认真努力的男孩。

    我第一次体会到等一封信时的期待和忐忑,第一次感受到充满真情的一封信的重量和温度

    第二个学生各科的基础都挺不错,不过她对自己要求较高,想更加努力,以更好的成绩考上拉萨师范学院。

    在祖国大地的另一边,那里,她的执着之根拼命吸收营养;那里,她的梦想之花在汗水的浇灌下悄然生长。

    我给她补习语文。考虑到她在文章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障碍,以及她对词语的理解可能不够准确,我就将一篇篇文章、一个个句子拆开来、掰碎来讲。这种“剔骨剥肉”式的讲法也许会被认为肢解了原文,将好好的一篇文章弄得稀碎。其实不然,她自己没有办法理解文意,需要帮助她理清每一个词意,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

    每每讲完,她都会说“老师,我明白了”,这便是对我教学的莫大鼓励。当然她自己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看不懂的词,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她都会当即提出来或者通过微信问我。

    她是聪明的孩子,有着了不起的想法,不过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难以很好地理解汉语写的文章。这时,一定要慢下来,耐着性子,掰开揉碎,细细地讲,就像高原上的冰水不忙不乱地、最自然、最合适地淌过草地,滋润一片片蕴藏着生命力量的热土。

    此时,她脚下的高原想必也听到了她的心愿,暗地里为她的执着和坚持加油鼓劲。

    高原上时常信号不好,网络很慢,他们打字速度也不快。为了鼓励他们多写汉字,多表达,我们相约采用一种看似原始但又最为简单的方式——写信进行交流。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等一封信时的期待和忐忑,第一次感受到充满真情的一封信的重量和温度。

    他们写的每一封信都很珍贵,信上最后的落款是他们的藏族名字,这像是一种神秘又极具力量的符号,看一眼便会怦然心动,产生见字如面的感觉。

    信中,他们往往会倾诉自己的心事,会表达自己的愿望,而我能做的也在尽全力做的,便是给他们鼓励,给他们希望,给他们祝福,也在用笔、用最朴实的汉字描绘祖国另一边的美丽,展现和高原完全不一样的沿海城市风光,努力给高原那边最真诚的呼喊以回响。

    我参与志愿工作不是因为三分钟热情,坚持给高原的孩子们上课也不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试,我明白这份志愿工作需要极大的投入,我愿意肩负起这份责任。

    他们都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他们都是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孩子,他们都有着最朴素的脸庞和最澄澈的心灵,同时他们也需要帮助,渴望得到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

    高原上,他们在呼喊,在表达,在祈愿。

    而我极愿意也极荣幸给他们带去回响,成为共筑民族情怀的桥梁和纽带。未来我将继续坚持云支教志愿工作,通过线上教学穿越两千多公里山水的阻隔,帮助更多高原上的孩子们,给予他们更多有力量有温度的回响。

    嘘!我要继续给高原上的孩子们写回信啦。

    特邀编辑:董学仁

“童话大王”郑渊洁:文字奇迹如何延续
林棹:创作者是一个接收转换器
难就难在时间节点的把握
阿来的胸怀
嘘,我在给高原回信(散文)
文坛不在这,它在你心里
波奇和他的小马驹(童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