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陈涛:在群山之间找寻诗意

本报记者 焦敏龙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1月18日   01 版)

    陈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供职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著有非虚构作品《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作品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获冰心散文奖,华语青年作家奖等。主编有《中国青春文学典藏书系》《灯盏》。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

    6年前,36岁的陈涛作为优秀青年干部被选派到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挂职,为期两年。从首都到西北小镇,那24个月,写作给了他安静下来的力量。在读书与写作中,他学会享受孤独,充盈内心,从一名文学工作者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写作者,相继出版《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等非虚构作品。

    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他认为,工作“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只是碰巧我就是那一批人中的一个。在那场战役中,作协人、文学人始终在场,没有缺席”。

    陈涛说,很庆幸在自己的生命中有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时光,淬炼了自己的青春与品格,让整个人生充满愈发丰盈、辽阔的可能。

    融入社会大课堂汲取营养,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人文风貌

    陈涛儿时的家在山东潍坊,方圆200米内盘踞着镇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和书店。他因此从小就爱去书店。他直言自己从小过得挺幸福,得益于父母经商、家境良好,没有因为现实困难而轻易改变人生理想。考大学时,他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中文专业,“那时就说过我要写一本书”。

    尽管从20多岁起就写作并发表过多篇评论、散文、小说,但他觉得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表达个人情绪,有摆弄文字之嫌。

    在陈涛看来,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挂职,才是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写作者的起点。那以后,他相继完成了《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等。“这些作品是一种更宏阔的个人情绪表达。”他说,自己更敬畏文字了。

    与一些作家保持严格的写作习惯不同,陈涛并不给自己定时定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将这种“随性”解释为:一定要写自己喜欢的、想写的,不仅要完成好文字记录和自我表达,还要打动读者。即使写命题作文,必须“及物”,要与写作主题互相融通,“从内心生发出的文字,才会打动读者”。

    2015年4月,中组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原扶贫办发布《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当时很多人对精准扶贫感到陌生,报名的人不多。而陈涛时常感到每天的生活循规蹈矩而庸常,想积极融入社会大课堂汲取营养,就报名去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镇。

    无论是在青岛的一所大学当老师,还是后来去鲁迅文学院给作家当班主任,摩羯座的陈涛说自己习惯了做事严谨、注重井然有序。

    在大草原上走走停停、无具体日程规划的采风之旅;召集开会却被乡镇干部以“就来了”“在路上”搪塞“放鸽子”……刚到任时,陈涛一度对这种随心所欲的工作生活节奏很不适应,“感觉自我失控了,就像坠入了失重的境地”。

    后来他发现,沉浸式的采风能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人文风貌,乡镇干部也并非“佛系”,工作安排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因素。那两年,他学着与当地的工作生活寻找平衡点,让自己适度松弛下来,扎进生活的内部。以至于回京后,他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完美,尝试对工作任务划分轻重缓急,急事快办、反之可缓办。

    在群山连绵的角落读懂乡土中国,努力去寻找诗意的感觉

    挂职的24个月,陈涛在苦中寻乐。有多苦?他工作、住宿在同一间办公室,有一次近3个月没能洗澡。他笑言“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不洗澡对皮肤也是一种保护”。

    何来乐?夜晚闲来无事,他练毛笔字、抄诗,送走来访友人,就写一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南方的朋友寄来特产,就写一首《赠范晔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也抄一些描写甘南的诗,体会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情感。

    当然,阅读也是少不了的项目。他读事关“三农”的《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也读钱穆关于国学的书,“房间里堆满了书。沙发是破的,一坐就会陷下去。看书让生活更有意义。”

    “生活会给人很多磨难,如果一味地沉浸其中怨天尤人,永远体会不到生活带给你诗意的一面,要努力去寻找诗意的感觉。”陈涛说。

    不过,挂职的空闲时间并不仅限于读书抄诗。甘南人民热情好客,冬季夜晚饮酒是一种生活方式。陈涛时常受邀参加酒局,起初看到有人醉酒很不习惯。一上酒桌总听当地朋友说“今天自己的胃就交给你了”“要把客人陪好”……他逐渐感觉到,这其实是当地人对朋友的一种礼遇、从骨子里对客人的尊重。

    2021年8月,他的16万字非虚构文学作品《在群山之间》与读者正式见面,用《回望》《当时》《世风》《青年》书写24个月挂职扶贫工作的所见所感。听说陈书记写的书和冶力关有关,村里人都问他要书。他将这本书看作是一本非虚构作品集,“书中的‘山上来客’‘芒拉乡死亡事件’章节采用了小说的写法。”

    在“大地上的孩子”一章,他讲述自己在挂职期间,除日常工作外,用8个月时间为冶力关等全县5个乡镇做助学活动,向全国作家和社会爱心人士发出爱心倡议,收到大量青少年图书、衣物、教具等物资;不仅成立图书室、书法室,还通过借阅本掌握学生阅读情况;请各地书法家写字,并悬挂在学校、农家书屋,让孩子们感受书画艺术魅力。“文化扶贫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目前当地第四任挂职书记已接替这项工作、并延续这种工作思路。”

    在“修道”一章,他讲述自己和基层干部与一户村民反复协商征地补偿配合修路。陈涛说,这一章取名“修道”,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指修道路,另一方面指自我修道。在他看来,镇村两级干部时常要直面尖锐的争议矛盾冲突,当农民对国家政策不太了解时,不能机械地执行政策,要反复沟通协调,最大程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在群山之间》出版后,女儿麦子不仅读完了这本书,还颇为骄傲地带去学校分享给同学。“可不可念”一章中收录了陈涛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读信时,麦子哭了。

    谈及那两年的挂职工作,他至今觉得亏欠了女儿,刚离家时女儿才上幼儿园,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5岁时因为想爸爸经常打电话问“怎么还不回来”。如今,麦子10岁了,陈涛笑言“她爱听书,不爱读书”,但和自己一样,女儿是爱书的,听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故事,写作能力也不错,有时作文会被老师选为班级范文。

    立场、眼光、世界观决定了文字的写作走向,心中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思想

    “我远离了北京,甚至远离了文学,这也让我跳出固有的生活轨道,去审视之前的生活与自己。”回望那两年挂职经历,陈涛说,生活使人真实、不浮躁、不虚荣,“以前自己特别顾虑别人的看法。去农村后,我更关注自己的内心。如果一件事是对的,那就坚持去做。”

    一猛子扎进基层后,他发现,生活教育了自己,终于厘清了什么是活着、什么是生活。“活着就是吃饭、睡觉等具体的事;而生活是努力地活着,把自己真正投入到所做的事中,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保持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努力从困难中去寻找诗意。”

    陈涛说,研究文学,需要看到人性的复杂,要辩证地看待生活和人性,对生活常怀敬畏之心,真正了解生活的丰富内涵。“文学就是人学,写文就是写人。”在向文学创作之路全速前进时,陈涛总是注意思忖如何把控细节。他说,用文字展现人物、地域、事件时,靠的是可触的、能打动人的细节。比如,怎么去“写活”一个人物?他认为,要观察人物的言语表达习惯、生活习惯,像考察干部一样丰富对人物的认知。

    接连出版《山中岁月》《在群山之间》两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后,陈涛感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文体。他说,《在群山之间》中既有虚构的小说文体内容,也记录了真实的人物故事,还收录了诗歌、写给女儿的信。他把非虚构文体形容为一只篮子,“好多东西都可以装进去”。“不同的文体杂糅在一起,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学样貌。作者的表达方式不用受过多束缚。”

    陈涛举例说,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深入亚欧大陆的旅行》、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都是直面社会问题的优秀非虚构文学作品,很有力量。在他看来,非虚构作品不是完全的报告文学,比报告文学的包容性更大、文学性更丰富。

    相比其他青年作家,陈涛拥有优良的专业平台和资源。在鲁迅文学院工作9年,他听过上千堂文学课。他喜欢鲁迅、沈从文、托尔斯泰,读书加听课的习惯帮他不断校正着文学观念。他体会到了不同创作者各异的文学观念,从而确定了适合自己的那种。“文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定要去写、去表达,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

    写作道路上没有困惑是不可能的。陈涛坦言,当下自己的文学创作还需要更精准地拿捏题材的写作尺度,尤其要多考虑怎么写比较尖锐的事件。“立场、眼光、世界观决定了文字的写作走向,心中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表达的思想。”

    用文字铭刻驻村扶贫的痕迹,向着另一种生活再出发

    对于同样存在写作困惑的青年,陈涛建议,在心态方面,要敬畏生活、敬畏文字,既不能把文字当游戏,也不能游戏生活,要真正脚踏实地、耐下心写作;在实操方面,要通过阅读、训练,走路、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文学内部。他还提醒说,当下一些人特别痴迷文学,认为“没有文学就不行了”,大可不必如此,要把它当成一种表达自我的生活方式。

    站在新年的起点上,陈涛给自己定了一些写作计划:准备写带有儿童文学色彩的乡村教育题材作品,或将继续以西北地区基层为主;想写街边修自行车的、修鞋的、开锁的、炸油条的等一些有趣的手艺人;打算挑战自己,写一些具有学术性质的作品,比如以河流为关键词,写历史中、现实中、诗词中的河流,“要不断给自己提高写作难度,给读者新鲜感。”

    回京4年多,陈涛依然和甘肃的很多基层青年干部保持联系。他感慨地说,那24个月,大家在共同成长,弥足珍贵。回京后,陈涛再没有骑过摩托车,也没能去浪山。他向记者回忆和几名青年干部去浪山的场景:我们在很原始的森林里,从河边打些水、煮羊肉吃,手机没有信号,和外界是隔绝的,吃着肉“哗”地下起了雨。“那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人融入了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很渺小,像是回到了自然的怀抱。”虽然近两年也去京郊爬山、吃烤肉,但他直言那与在甘南浪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人依然是人,山依然是山,自然依然是自然,是融不进去的。”

    甘肃之于陈涛,是脑海中一簇抹不掉的记忆。驻村时一日三餐都吃面食,回京上班第一天早晨,他竟鬼使神差去单位附近一家兰州面馆吃了一碗面。“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要去吃一碗面再上班,那是一种仪式感。现在看到兰州牛肉面,也会情不自禁地进去吃一碗。”

    《在群山之间》出版后,陈涛没想到业内专家会主动给自己开作品研讨会,且涉北京、甘肃、广东3地。“作为会议的主角,诚惶诚恐,但有很大收获、很受启发。愈加觉得自己要好好写下去,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陈涛说。

    责任编辑:只恒文

陈涛:在群山之间找寻诗意
烟炙砖 燕子归(散文)
好的细节是一束光线
知更:用青春笔法传递冬奥文化
年意浓浓(随笔)
胡同初雪(随笔)
深沉又温煦的爱(小说)
守路人(微型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