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聚在鸟巢中央,汇成了一片,点燃升空。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静静痴望着眼前的一切,原本琐碎的记忆碎片也像这些雪花一般,汇集,凝结,点燃,迸发出了交集复杂的情感。
第一个碎片是迷茫。初到冬奥村时,我眼前的一切都是未知和陌生的。服务对象是未知的,工作的领导和同事是陌生的,冬奥村的构造是复杂的,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也是无法预测的。我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喜欢的岗位上工作,能否发挥应有的价值。
不过随着工作的展开,迷茫的碎片很快就消失不见。可爱的人们把我的忧虑打得粉碎,给我带来了第二个碎片——热情与感动。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提我们卢森堡代表团的团长——汉斯老爷子。在第一次见面前,我和我的伙伴是不知所措的,我们不知道对方的年龄和性格,不知道对方的经历和背景,甚至不知道如何称谓对方才合乎礼节。见他从车上下来,经过安检点,就要与我们会面时,我们的心非常紧张。可这时的老爷子什么都没说,只是伸出了自己的拳头。愣了大约0.5秒之后,我也伸出了自己的拳头。两拳相撞,内心的冰瞬间融化,阴霾荡然无存。我突然明白,对待友好的外国友人,无须刻意,只要真心,对方就能感受到你的热忱。
一切处理停当之后,收费卡的经理跟汉斯寒暄了起来:“您真是太幸运了,有一位会说中文的助理。”但汉斯却立马回答道:“不不不,你错了,看,我还有两个中文助理,怎么能把他们忘了,一个会说法语,一个会说德语,我们的队伍非常强大……”汉斯老爷子脸上写满了自豪,而站在旁边的我们,心中却满是感动。这种认可和价值感,对我来说就是一位志愿者所能受到的最高礼遇,远胜一切礼物。
当然,这种感动并不是来自团长一个人的。可靠又可亲的夏老师,跟我们一起解决了许多问题,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布朗熊”老师,是我们每个志愿者坚实的支柱,也许我们不知道他可爱头像下的真实样貌,也不知道他是众多经理中的哪一位,但我们知道的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和难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找他,他会不厌其烦地跟我们一起解决。还有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们,善良可爱,大家一同解决困难,一起分享快乐,工作氛围虽然紧张却从不缺少笑容。最后,也不能忘记北外以及带队的老师们,他们在我们的背后,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激励物资和坚实的后勤保障。在这里,我能感觉到大家的力都使在了一块,在这种合力的作用下,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的付出真正落到了实处,也愿意投入更多的热情作出更多的努力。
最后一个碎片是自豪,这一感觉几乎贯穿始终。初来村里,看着如此美丽又现代的奥运村和雪车雪橇中心,我很自豪;初上缆车,眺望小海坨山上齐整的雪道时,我很自豪;接到外国运动员,听他们夸赞村中的设施和我们的待客之道时,我很自豪;在电视机前看开幕式,看到大家庭成员戴着我们赠予的围巾向我们招手,看着自己服务的代表团挥手走过,看着五星红旗传递升起飘扬,看着那一抹最美的中国红入场之时,这种自豪更是达到了顶峰。如果说,2008年奥运会给幼小稚嫩的我带来的是震撼,那么这次的冬奥会给置身其中的我带来的就是一种“都与我有关”的使命感与价值感。
小雪花拼成了大雪花,火苗和烟花照亮了北京的夜空。而我的思绪碎片也拼成了完整的一片。我给它取了个朴素的名字,叫“值得”。它不只是属于我的,更是属于每个志愿者的,直白却又完美地表达我们每个人最真切的感受。冬奥有我,我有冬奥,值得!
责任编辑:谢宛霏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 任益宽(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