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以“志愿者”的名字将属于自己的故事镌刻进时代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志愿者 蒋勃苏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08日   01 版)

 

  提到北京的冬天会想到什么呢,或许是故宫的雪什刹海的冰,或许是冰糖葫芦烤地瓜, 或许是暖气的干燥伴着节日的热闹。于我,以上都是,于我,还会回答,是2022年的一抹志愿蓝。

  北京的冬天总是亮得晚黑得又早,常常每日早起出发去场馆时天尚未亮,晚上离开场馆时又已华灯初上,大家玩笑说是“披星戴月式地早出晚归”,但也正是在这每日的“早出晚归”中,日子变得简单且规律,工作、三餐、核酸检测,日复一日。随着开幕式一天天的临近,整个鸟巢都进入战时状态,气氛是紧张且忙碌的,但一切又都在有条不紊地循序推进不断完善着。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虽然简单,但需要迅速高效地落实执行。从最初的摸索到后面的掌握方法,同学们的创造力和总结力总是让人惊喜的,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总能在欢笑中干得有模有样,风生水起;即使累得疲惫,也不忘拿起相机,记录下和伙伴的情谊、工作的成就。孩子们以一种明艳的热情和饱满的干劲儿彰显着“新鸟巢一代”的活力。

  广场上的倒计时牌每天定时地变化着,其上冰墩墩的不同可爱形象惹人驻足,大家日日合影打卡,一张张照片汇成在鸟巢的我们独有的仪式感,也在一张张照片中,时间的意义不再由星期和日期来定义,而是简单的“五、四、三、二、一”。鸟巢的每个人,在每天的工作中,一起迎接着冬奥会的开幕。

  犹记何振梁先生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说:“让十多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我想,一个普通人最直接普遍的参与奥运的方式应该就是成为志愿者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自己带着即将走入心仪大学的喜悦与激动和全家人在电视前为奥运健儿加油呐喊;转眼14年,自己已从一名学生变为了在法大任职的老师,冬奥会也来到了家门口,自己终于可以身体力行,成为这场冰雪奥林匹克盛会的参与者,成为双奥北京的见证者,何其有幸!

  这样的幸福感在冬奥会的开幕式达到顶峰。自己和10名学生服务的领域是国家体育场的场馆通信中心(VCC),负责协助提供场馆赛时的信息服务和最直接且便捷有效的集群通信支持,配合做好信息记录、风险预警、联络调度等工作。开幕式于我们,是见证历史时刻的同时聆听创造历史背后的故事,我们有幸了解到更多“花絮”,也得以一窥坚守、付出、奋斗的模样。所以,当大家随着二十四节气一起倒计时,当鸟巢的上空腾起璀璨的烟花时,当“正式开幕”宣布时,内心的激动与自豪难以言说,我们,和鸟巢的所有人,正参与着历史,也许不曾上到看台亲眼看见开幕式的每一环节,不曾仰望到璀璨夜空的烟火,但我们投入其中,为此忙碌,为此欢呼,为此不懈努力,我们以“志愿者”的名字将属于自己的故事镌刻进时代,书写着时代!

  责任编辑:谢宛霏

梁晓声与王海鸰:不一样的“人世间”
《奇迹笨小孩》:平凡人的奇迹,为年轻创业者带来希望
聪明人的幽默是什么样子
世人可知晏阳初
老猫(随笔)
以“志愿者”的名字将属于自己的故事镌刻进时代
翅碱蓬,撑起红海滩的美丽(散文)
做个施夷光(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