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寸寸地黑下来,灯一盏盏地亮起来,雄安的模样变得跟白天不一样了。少了几分年轻的棱角,多了些许成熟的妩媚。说到底,这还是一座年幼的城市,只有五周岁,还在日夜不停地拔节生长着呢。
安华杰算得上一个称职甚至是优秀的“导游”,他开车载我看遍了我想看的每一处雄安风光。马上就到最后一站了,那是安华杰的主场:容西混凝土搅拌站,是他所供职的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负责设计、施工的雄安项目。据说是一座会呼吸、能自我循环的智慧搅拌站,中国唯一、世界一流。
车驶入容西片区,与我们的车迎面而来的是一辆又一辆罐车,有水泥混凝土罐车,有水泥稳定土罐车,还有沥青混凝土罐车。在我眼中几乎毫无二致的罐车,在安华杰看来却泾渭分明,只需一抬眼就能分辨出它们的差别。容西混凝土搅拌站矗立在郁郁葱葱的千年秀林之中,几何造型的建筑,在一片青翠葳蕤里毫无违和感,反而为这片新生林带平添了几分现代气质。作为建模师,当安华杰在电脑上画下第一笔时,也曾有过担心。随着容西混凝土搅拌站的3D模型在一片绿色中被一点点建构起来,与周遭的环境浑然一体时,初始时的顾虑瞬间烟消云散,荡然无存。心中涌动的只有作为一名雄安建设者的豪情与热切。
安华杰原本有机会离开河北到外地去工作,可就在大脑一闪念的当儿,就被自己亲手给掐灭了。留在河北、建设家乡是他从父亲那里承袭来的风骨,或者说是从爷爷那一辈就开始的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
1985年,安华杰出生在河北秦皇岛卢龙县的燕窝庄村,家中还有一个比他小五岁的弟弟。安华杰小的时候,父亲经常给他讲爷爷的故事。安华杰的爷爷在唐山大地震中舍身保护水库,不慎受伤,终因重伤不治而撒手人寰,后来组织上体恤安家,给了当时正在上高中的安华杰的父亲一个保送就读工农兵大学的机会。父亲却主动放弃了那个难得的足以改变其一生命运的机会,选择了参军入伍报效国家。唐山大地震是安父那代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梦魇,而梦中带给他希望的唯一色彩就是军绿色,那是生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在上大学可以跳出农门与参军入伍穿上代表希望的绿军装之间,父亲选择了后者。即便几年之后退伍回家依旧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亲也从没后悔过。对家乡最炽烈的爱,莫过于留守于此,莫过于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它。
大学毕业后,安华杰通过校招进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这是一家1978年2月在唐山正式组建的国企,其前身是冶金工业部第二冶金建设公司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相比儿子接到录用通知的开心,父亲的心情简直可以用欣喜若狂来形容。父亲以安华杰为荣,老人家觉得儿子比当年的自己有出息,也更有责任和义务回报脚下这片从废墟里重生的土地。
工作之后的安华杰,亲身经历了中国钢铁大发展的阶段,他辗转在唐山钢铁厂、燕山钢铁厂和珠海粤裕丰钢铁厂的建设工地上,从项目技术员到技术负责人,再到项目工程师,每一步都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直到2013年转行做设计。从一个设计小白到熟练工,凭借大学时代积累的厚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安华杰只用了100天的时间。一年之后,安华杰再次为自己调整了职业方向,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师(BIM)。2015年4月1日,安华杰结婚。两年后,2017年4月1日,就在小夫妻浪漫地庆祝结婚纪念日时,看到了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不过,彼时的他们并未意识到那个天大的喜讯会成为他们人生重要的拐点。又过了两年,2019年春天,安华杰踏上了雄安的土地,成为一名雄安新区的建设者,他的博士妻子也开始准备应聘雄安大学。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本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对于搅拌站,原本安华杰一点也不陌生,但图纸上、概念中的容西混凝土搅拌站却着实让他吃了一惊。原来搅拌站还可以这样建设,给裸露的管道穿上衣服,传送带则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甬道。
“你以为甬道里面暗无天日吗?不是的,甬道里的重要节点都安装了远红外摄像头,时刻监控回传里面的信息。你以为这样就完成了吗?不是的,我们在已经是密封状态的生产线外面,又建设了巨大的厂房,自动安全门一落下,生产区便与世隔绝,自动运行。容西搅拌站的厂区内无噪音、无粉尘,更不会出现扬尘,工作人员只需坐在宽敞明亮的主控机房里远程遥控。进料口与产品出口往来穿梭的各种车辆,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是工地,如果忽略这些,那么容西搅拌站就仅仅是千年秀林里白天静默、夜晚璀璨的一处现代建筑群。”
对容西搅拌站的每一个节点,安华杰都如数家珍。在这里还是一张图纸时,是他让它从二维变成了三维立体,每一个高度,每一个宽度,每一个长度,都被他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他让它在电脑显示器上360°无死角旋转,他看着它从奠基到屹立在天地之间,吸食着钢筋混凝土长大,最终长成一只能够生产各种混凝土的基建巨兽。每每静静地凝视夜色中的容西搅拌站,安华杰都会由衷地生出一种老父亲“吾家有儿初长成”的莫名欣慰。
“我最喜欢看的监控画面就是水、水泥、砂子和石子相遇的那个瞬间,看它们在搅拌中相互排斥、相互磨合,在不断妥协中最终融合为一体。有点像我们这些现在身处雄安的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国内国外、国企私企,有初出茅庐的学生,也有身经百战的精英,说到底,在这里我们都是一粒砂子、一颗石子,只有摆正位置才能发光散热。雄安就是一种大融合,我们凝聚起来就是雄安。”站在主控机房落地显示屏前的安华杰,眼神明亮、笃定。
夜晚的雄安依旧在一点点被塑造着,钢筋做骨,混凝土做肌。就在所有人的一呼一吸之间,雄安又长大了一些。
责任编辑:只恒文
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