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不一样的夏天,六年的小学毕业了,相比往年没有了假期作业的束缚,好似卸下一块压得我喘不过气的玄武岩,轻轻松松。
我和妈妈再一次回到姥姥家——福建福鼎。受疫情影响,我们已有三年没回来。当飞机抵达温州机场,一打开舱门,就感受到弥漫在空气中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南方特有的潮湿又闷热的气息,与北方的气候截然不同,机场距离福鼎还有近百公里,可我的心早已飞到姥姥身边。
正值夏季,五点多的清晨东方就已泛出鱼肚白,第二天一早我便睁开那惺忪的睡眼,和妈妈一起来到桐山溪畔晨练。这儿的清晨与正午截然不同,正午烈日当空,而清晨却十分清凉,细细的微风如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舒服极了。沿途头上的喜鹊、溪中的锦鲤是这里最美好的风景,喜鹊站在不远处的电线上对着我说“早安”;溪中硕大的锦鲤拍打着它们强健的鱼尾,三两成群地游着欢迎我。别看时间早,此时的溪边早已涌现出许多早起晨练的人们,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不到十岁的孩童。
福鼎良好的山水自然景观也成了骑行者的天堂。次日一早,三姨姥爷邀请我和妈妈加入骑行。福鼎郊野的清晨真是太美了!一路上我们伴随着鸟鸣声、虫鸣声和蛙叫声,沿着溪边一直往北骑,能看到红的、黑的蜻蜓;大的、小的蝴蝶和平时很少见的白鹭,它们时不时地从身边和溪面上飞过。骑行的路上,我们还经过百井坵,这是姥姥家的祖祠所在地。转过一个山谷溪潭边,三姨姥爷给我讲“血丝潭”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沿途我们路过一座小桥,站在桥上抬头望去,还能看到三座相互交错的桥,像是形成一张网格包围圈。地上是一座连接着两岸的石墩桥,在石墩桥的上空架着一座通着高铁的铁路桥,再接着往上是一座公路桥,距离地面200多米,纵横南北,行驶着南来北往的汽车。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每天下午四点,三姨姥爷准时喊我去库口村游泳。库口村位于桐山溪的上游,那里的水清澈见底,夹在两岸环绕的青山中,就像镶嵌着一块翡翠,在阳光下泛着绿光。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清泉环绕的世界,恨不得马上一头扎进水中,洗掉一身的暑气,畅快的游起来。
这是一个天然游泳池,相较于平日里的室内游泳馆,则少了消毒水味道,可以放心地摘下泳帽,让这流动而清凉的溪水滋润着全身。我迫不及待地跃入水中,顿时感到一股凉意由下至上袭来,脚底的鹅卵石直硌我的脚,我赶紧张开双臂,双脚用力往石壁上一蹬,就如青蛙般冲了出去。第一次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游泳,不免有些紧张,缓缓流淌的溪水刺激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暗绿色的溪水包围着我,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水。此时的我就像一条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穿梭,开心极了!我游出一百多米以后,站下来歇歇,望着青绿透亮的溪水,情不自禁地潜到水底,捡起一块小巧圆润的鹅卵石,没想到是那么容易。我又有了新念头,给自己增加难度,看看自己能否潜得更深捞起一块石头。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头又扎进水里,两脚使劲拍打着水面,翠绿的溪水溅起一颗颗珍珠般的白色水花。幽暗的溪底犹如一堵看不见的墙,我拼命地睁大双眼往溪底游去,也许是因为水压的缘故,我的手臂好像挂了一个铅球,难以摆动,眼睛也被水压压得生疼。终于我艰难地抱起了一块褐色的石头,这块石头像一个小南瓜,它就像一个不舍得离开家的孩子一样,当我抱起它的时候,它就直向水底沉去。而我却又像一个想用尽全力把孩子带走的人,我双臂死死抱住石头,紧绷的双腿蹬在硌脚的鹅卵石上,疼痛感直达腿根,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冲着亮光钻出了水面。阳光照耀在湿漉漉的石头上散发出了彩色的光芒。我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舒服极了,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日落西山,我坐在回家的车上,怀中抱着那块大石头,这是今天的纪念品。两岸的青山被火红的夕阳撒上一片金晖,库口村的溪水也像一块翡翠被罩上了一块红绸子,我的脸也被夕阳照得红光满面。打开车窗,车外的温度不禁让我不断地回想起在水中的那种清爽,迎面吹来的风轻拂着刚被滋润得细腻的皮肤,望着远处山脚下的民房,心想:“这儿的生态环境真好,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完全就是原生态。生活在这样城市里的人该是多么幸福。”
如果2022的夏天有记忆,对于我来说一定是自由的、绿色的、原生态的,就如姥姥煮的那一碗扁食,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龚蓉梅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初一(13)班 李伯雄(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