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6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牛大”诞生记(散文)

安徽财经大学学生 魏嘉琳(20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6月13日   10 版)

    视觉中国 供图

    有一种美食,闻得到骨汤浓郁的醇香,看得见配料丰富的色彩,品得出西北人顽强的生命力量。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迎着朝阳来上那么一碗,又暖胃又抗寒,别提有多享受了。你猜到这是什么美食了吗?没错,这就是兰州人不论走到哪里都魂牵梦萦的家乡味道——牛肉面。

    牛肉面当地俗称“牛大”。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有个叫马保子的回族人,当时他家境贫寒,为了生计,他自己在家中用新鲜的牛骨熬汤,挑着扁担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由于骨汤的浓香扑鼻,百姓人家都纷纷闻香而来,不出半日,那盛汤的罐子就点滴不剩了。一个星期左右,他家的牛肉汤便出了名。有的时候天还没亮,他家门前就已经熙熙攘攘挤满了人。见此情景,他大胆创新,在汤中加入面条,做成热锅汤面供大家品尝,由此也便有了历史上第一家牛肉面馆。随后,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牛肉面享誉天下,赢得广泛好评。

    跟着朋友做客兰州的时候,有幸参观到了牛肉面制作的全过程,也深深被天刚亮时排在面馆前的长龙所震撼。

    这一天早晨大概四点半,我被一声老旧的自行车的刹车声惊醒。我满怀不满地望向窗外,准备跟那人“评评理”。可是,当我看见他车上驮着两大块带着血丝、还没剔骨的牛肉时,便被强烈的好奇心所驱使,心中的愤怒也就烟消云散了。我决定跟着那位师傅,去看一看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背后的秘密。

    来到巷子最里面的一家小面馆,几张桌子整整齐齐地横放在就餐区的地板上,每张桌子下面又整整齐齐地码着四把椅子。桌面干干净净,调味料靠在墙边。来到厨房,各式各样的工具整整齐齐地挂在一边的架子上,高高的一摞“比脸还大”的碗叠放在柜子里。一张铺满台面的用来和面的案板、两口盛汤用的大锅边上,放着刚买的新鲜蔬菜和几袋面粉……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师傅来了,只见他用熟练的手法,三两下就剔除了藏在肉里的大骨头,用斧头将骨头砍成几大段,连肉带骨丢入那口大锅,加入事先配好的香料,再倒入净化过后的水,加入切好的大萝卜片,开火熬汤。紧接着,只见师傅将面粉倒入大铁盆中,加入一些白色粉末,听师傅说这叫“蓬灰”,是用戈壁滩上的蓬草烧成的食品添加剂。“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边加水边揉面,直至面团成型,放置一边饧面,让面条黄亮,这便是“五黄”。这时,一旁的骨汤正翻滚着,泛起了一片白花花的沫,师傅拿起兜网将其打捞干净后,露出飘着浓香的清骨汤,这“一清二白”便做成了。随后,师傅将葱、蒜、香菜等配菜切碎,放到一边备用,这“四绿”也到位了。桌旁的红红的油泼辣子便是最后一色“三红”。

    五点二十分左右,饭馆开门了。贴帘子刚刚卷起,门口已经有了陆陆续续排队的人:上学的学生、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街边的小商贩……迎着朝阳,心怀对生活的期待,开启新的一天。“师傅,一碗清汤,二细!”“来一碗清汤,韭叶!”客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排越长,一直延伸到巷子口,延伸到街道上。

    “兰州人的早晨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开始的”,这句话在民间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鲜明特点也不知在兰州人手里传承了多少代。“牛大”,不仅仅是一道满足味觉享受的佳肴,还有着西北人民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更有着异乡游子的深深眷恋……

    责任编辑:曹竞 毕若旭

烟火拾味(散文)
“牛大”诞生记(散文)
向着向往的远方(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