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8月0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生日感怀(散文)

湖北襄阳第五中学高三(3)班 苗晟飏(18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8月08日   09 版)

    去年的生日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爸爸送我一本作家杜阳林写的长篇小说《惊蛰》作为生日礼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被小说情节深深吸引。小说主人公凌云青四岁丧父,聪慧早熟,坚强好学,但苦难却如影随形。十年的成长道路上,饥饿、歧视、失学、疾病等考验接踵而至,他却以不屈的意志与命运抗争,直面苦难、超越苦难、战胜苦难,抱着对读书求知的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最终完成了野蛮生长,十四岁靠自学考上了西北大学。轻轻合上小说,闭上眼睛,以往走过的点点滴滴被凌云青的故事悄然勾起。

    我出生在美丽的江城武汉,在大院里成长,在幼儿园里启蒙,和小朋友们嬉耍,并成为一名帅气的小升旗手。在爸爸接送上学的自行车上,我曾经傻傻地问他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爸爸遗憾地告诉我,他没有上过幼儿园,不是不想上,而是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根本没有机会上。一路走来,爸爸牵着我的小手,送梁启超的诗句给我:“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那时的我懵懵懂懂,今天终于明白了男子汉应该以天下大事为己任,在成长的道路上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敢于用怒吼去迎接风雨雷电的洗礼,将自己锤炼成无畏一切的狮子王。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童声的歌谣永远嵌入在童年生活的脑海里。一桩桩趣事如五彩的贝壳、七彩的霓虹,满挂在绚丽成长的大树枝头。假期里,爸妈带我去海南看一望无际的大海、去内蒙古踏广阔无际的草原、去上海游人山人海的世博园、去香港玩如痴如醉的迪斯尼、去英国走最著名的伦敦塔桥……一次次、一幕幕,似书般地构织成自己的童年游画。我写的《夜色的东湖》《假如我是一条小河》《内蒙古之美》《疫情告诉我》这些稚嫩的孩童作品开始发表在公开刊物上,就像一粒粒追梦的种子在生命的泥土里发芽,伴随着童年的味道引领自己向上不断地茁壮成长。他们是我的《童年》,是依依不舍永不锈蚀的旧时光。

    潮起潮落、冬去春来。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开启了我的青年时代。这是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棒已经跨越空间与时间,传递到当代青年手中,我们唯有牢记使命,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疫情中被迫在家中上网课的我和我们,没有被吓倒,始终迎难而上,刻苦学习,报名成为志愿者。我的心中记满了一批批白衣天使对武汉的出征、一位位外卖小哥穿街走巷的忙碌身影,这些美好的瞬间成为疫情三年的深刻印记。

    奔驰的列车载着凌云青驰向他人生新起点的高等学府,呜呜的鸣笛声将我从怀旧的思绪拉回。出身于那个时代的凌云青是不幸的,生活总是那样的艰难,让其经历一个又一个的苦难考验。但他又是幸运的,公平的高考政策让他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相比凌云青,我是无比幸福的;相比旧时代,我更是无上幸运的。我和当代青年都能够像作家蔡崇达长篇小说《命运》说的那样,能够“站在自己命运的入海口,回望生命里的每条溪流”;能够在怀旧的悠悠时光里,去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以新时代接力者、奋斗者、开拓者的刚健姿态,信心十足地走好新的长征路,谱写新的时代之歌。

    责任编辑:龚蓉梅

生日感怀(散文)
那天我第一次怀旧(散文)
劲草(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