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网文短化——骁骑校《长乐里:盛世如我愿》突破自我

只恒文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8月29日   01 版)

    骁骑校,本名刘晔,2017年获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2019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作品《长乐里:盛世如我愿》跻身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橙红年代》被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

    《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以下简称《长乐里》),是一部罕有的仅仅28.9万字的网络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从民国到现代“重重谍影、百年爱恋”的红色穿越故事。作为一部网络文学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作者精准描绘了20世纪旧社会各阶层人物的挣扎与艰辛,同时把百年来国家复兴的时代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作品是新近颁布的第二届“天马文学奖”的五部获奖作品之一。

    “写作首先是突破自己,挑战自己”,谈到《长乐里》的创作过程,骁骑校说,“为了完成这样一部篇幅相对较短的小说,我参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感谢上海这座红色历史文化名城,为我的写作提供了许多灵感和素材,让我汲取了很多创作素材,也激励我继续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网文短化,巧妙嫁接

    与传统小说相比,网络文学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篇幅变长,不断加长。在大众文艺发达、新媒介花样翻新的时代,网络小说以连载、更新快不断满足网络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几乎形成了一个“范式”。

    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图书评论》执行主编、天津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周志强认为,“这部‘网文短化’的作品,成功实现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结合,将快适性与历史性进行了巧妙嫁接,也由此突破了网络文学伴随性阅读的习规,为网络文学鉴赏性阅读提供了新的生长可能性。”

    “《长乐里》作为实体书的出版,能够让人看到优秀网文作家在写作中的技巧和细节。”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分析说,“这部作品,首先是网文的可读性与传统文学关于人物命运的结合处理得可圈可点。其次,小说对时间的处理,用了穿越术,但这并不是一个穿越小说,而是用一种技术方式去处理一个将近80年时间的漫长故事。

    故事从20世纪40年代横跨至今,主人公穿越至现代上海,所见到的不仅是空间变化,还有长乐里29号那些人后代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80年前便已经有迹可循。作者从张家一家人的生活细节开始,不断地‘拉远镜头’,呈现长乐里29号的群体生活、旁边的潘家花园、两种空间的对照,再往远处,则放眼于20世纪40年代整个上海的‘乱世’氛围,由此让人看到一个宏阔的世界。小说中对于时间的处理,可以形容为‘拨动时间的秤砣’,时间轴是小说家的那一杆秤,而好的小说家善于拨动时间轴上的秤砣,轻而易举地在时间线中移动人物。这个故事足够动人,它可以见证从乱世到盛世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个变化过程当中人的命运和内心。”

    折叠时间,惊叹盛世

    “《长乐里》巧妙地平衡了网文特色与现实取向之间的关系,以勃发的想象力构造了一种‘网文感’浓郁的‘可读性’。更重要的是,有形和无形的‘现实’,是故事的肌理。骁骑校曾创造了一个奇谲浪漫又黯然深沉的‘橙红宇宙’,《长乐里》是他从‘都市题材’进行‘现实题材’转向的一个里程碑,其中的空间感和烟火气,有着一脉相承的踪迹,同时偏向于‘生活画’式的场景叙事。”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邢晨说,“作品‘折叠时间,惊叹盛世’的陌生化视角,切中了当下大众的心理。镜头语言般的叙事技巧以及立体式的图景绘制方式,让它可以被打造成一部地域特色与都市品格浓郁的影视精品。作品不仅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在骁骑校的创作脉络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IP产业提供了一个‘叫座又叫好’的文学脚本。”

    《长乐里》融合了现实、历史、谍战、侦探推理、传奇、科幻甚至游记等多种题材表现形式,是一个混合类型文本。青年评论家、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鲍远福认为,“在文体形式上,《长乐里》上下部的文体差异,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对照式结构。上篇历史传奇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下篇科幻现实主义色彩浓厚。所谓科幻现实主义,是通过科幻叙事的策略,将虚构的人物或故事情节与现实的生活场景紧密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脉络,产生某种类似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叙事效果和美学特征。小说下半部分,则灵活地使用科幻类型叙事的手段,通过全知视角和限制视角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呈现出主人公穿越后的盛世生活场景,描画出一幅新旧世界相互比照的艺术图景,既突出了小说的故事主线和情节,也描画了叙事的主旨与脉络,有机结合了网络小说和传统文学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作家协会在2022年发布了网络文学重点选题指南,引导作家创作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华民族复兴、科技创新和科幻、优秀历史传统等主题的作品,鼓励现实、科幻等题材创作。”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评价说,“这部作品状写了三代人的80年,通过穿越的叙述手段,将时空进行文学转换和移置,把时代变迁和人的命运感做了很好的展示,形成了既宏大又贴近日常生活的叙事。这在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乃至整个新形态中,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

    从中华民族远古先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史到中国人民近现代浴血奋战的革命史,任何一个时期的历史,网络文学都有过书写和表现。同为网络文学作家,阿菩认为,“骁骑校是写历史起家,这本书他将历史与当代两个背景同时运用起来,真正做到了历史小说与年代小说的完美融合,这种融合是我们这些历史类小说作者这些年孜孜以求的一种突破。”

    责任编辑:周伟

杜月涛:绘画是“行走”的艺术
网文短化——骁骑校《长乐里:盛世如我愿》突破自我
缄默和遗忘之处,找回传统最优秀的成分
北上(随笔)
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当代人的心灵史
《孤注一掷》:不要轻视深渊,不要高估自己
夏夜晚风(小说)
上岸(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