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似乎已经通晓我的情意,它携带着梦境飘至西洲。动人心弦的言辞背后,又暗藏着多少机缘巧合?倘若置身不同时代的同一地点,南国的少男少女们,或许也能通过琴弦,记录下彼此的爱意。我曾憧憬江南的清新语调与温润软语,它们宛如田间小径上初展的嫩绿青草,充满活力与清香,让人不再多余地望向田垄的春芽,而只想沉浸在这甜美的氛围之中。
优美动听的歌谣,在姑苏城的田埂与池塘上留下足迹。当然,还有那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心。姑娘轻拈早梅的花蕊,少年便仿佛已经感受不到梅花的寒意,只多了几分柔美。这是春天的宣告,不仅让万物复苏,更让少女的心永恒绽放。少年折下细长的柳枝,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记录着心事,说给高飞南迁的大雁听。我想,这首歌谣并非一首情歌,而是以淡然超脱的视角,展现出深情女孩的独白。江南的早春,定然是充满爱意和激情。
初春的江南,红梅枝头的朱砂痣与折花的少年相互呼唤,沉醉于花香,染上一丝醉意,闲谈起他的少年往事。他娓娓道来,提起那位手持翠钿、披戴红袖的采莲少女,和那位意气风发、曳舟越水少年。平淡中夹杂着些许甜蜜与怅惘,还有那经历千百次折返的痴心,以及那份说不清楚是酸还是苦涩的无奈。你看,那梅香在纸上的弥漫开来,勾起了那段模糊的回忆。回忆是人生的镜子,它能照出一切苦楚与忧伤,也能反射出一切欢乐与幸福。
一个美丽而活泼的少女站在你的面前,她身着单薄的衣裳,如鲜红杏子般美艳,黑发宛如乌鸦的羽毛般光泽。她从遥远的西洲而来,在青葱的春天寻找你,在夕阳欲坠时眺望你。你究竟在何方?可曾望见伯劳鸟、乌臼树?树下的门前,她也会想,是你吗?你在里面吗?少女的眼神清澈如水仙花,微微带着春意的波澜。
终于,另一个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然而,她的心依旧孤寂、迷惘。她开门却不见郎君,只能如往常一样去采红莲。那么郎君是谁?我想,他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每个少女心中理想的缩影。此刻他仅仅是一道影子,永远无法走进少女内心的世界,他只存在于少女的心头,但又并非是普通的影子,走过便悄然消逝。他更像一个木偶,复刻着少女的无尽思念。他是牵动着少女一举一动的丝线,无论是采红莲还是登青楼,仿佛都能隐约看见那荷塘别院。少女的心思也早已被这碧水云天的唯美风光所吸引。远处,婀娜多姿的莲花似乎睥睨着世间一切。
空气中弥漫着几分高雅的气息,几根披红挂彩的枝条交错着,使这南国少女仿佛已不再是凡人,而是花枝,在水面上轻轻摇曳,泛起条条潋滟波纹,由远及近,说不尽温柔景象,旖旎风光。她的心事被深藏于这清水芙蓉中,期待着有一天能将这份思念,永远封存在郎君的心房。
也许在某个时刻,郎君会读懂她心中的愁绪,这并非浓情蜜意,亦非激烈哀婉,可以说是成熟的情思,婉转而又低回。我想,这是少女温婉朦胧的向往,一份深情厚谊的思念,是“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是一日不见彻夜难眠,是目光跟随着一个人的背影,是片刻眼神的闪躲。含时微酸,咽时甘甜,喝后微醺,回味无穷。对于少女而言,思念的味道就如青梅酒,夹杂着酸甜。低头弄莲子,对郎君的爱如流水般缠绵悱恻,悠长迁移,这份爱虽不如疯狂表白那般热切,也无烈火焚烧那般浓烈,但却是一种温和而持久的慢热。
少女的情思内敛而温柔,恰似荷叶头上的薄纱,风轻轻吹过,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如交错的虬枝,柔软而苍劲有力。这正如少女的心灵,即便思念的郎君不在身边,她仍然痴痴地站在高耸的楼台上,眺望着天涯海角的方向。或许,她渴望与郎君共享一场落日余晖吧!她明白这是遥不可及的梦,但她却坚信着两人的心是相通的、是近在咫尺的!即使无法亲眼看到郎君,天空依旧湛蓝,大海依旧辽阔,仿佛她的思念与幸福就在远方。
然而,她心里清楚,这一切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云烟,纵使山川青葱、百花馥郁,没有了远方的他,一切都只是过往烟云,少女心怀眷恋,却无法与郎君相见,只能凝望远方,眺望大海,遐想那如云霭般的郎君,绵绵情意难以割舍。心与心紧紧相连,郎君不在的日子里,少女又能向谁倾诉内心的思念呢?
这是一个心愿、一场无法实现的梦,难以用语言描述。少女的梦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只能将情思寄托于悲风之中,让风带去千里之外,吹走这一切,吹散她的忧愁,带着她的思绪飞向远方。多么希望风儿能懂得她的心意,将她的情思带去那遥远的西洲,让远方的郎君也能听到少女内心的呼唤。
责任编辑:谢宛霏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 张宇鹏(2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