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走进小巷,灰白砖瓦,鲜艳红墙,如玉般的绿叶微微晃动着,在灰白的墙面上打下斑驳树影。
巷口,仿若不属于炎夏的清风吹拂小巷,好像在唤醒那些正在沉睡的人们。一户人家的小黄狗慵懒地趴在自家大门前,享受着那独属于清晨的凉爽。时间尚早,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太阳遥遥挂在天边,但烟火气却已充斥了小巷的各个角落。大人们已经开始忙碌,去上班的、去买菜的,自行车的铃声与汽车的轰鸣声交错,给那略显冷清的小巷增添了热闹的气息。
走着走着,被一阵香味吸引,不禁循香而去,一处隐藏在一片爬山虎下的烧饼店出现在眼前。定睛一瞧,后面已然排起了长队。买一个烧饼,轻咬一口,酥脆掉渣,麦子与麻酱的香味在口中交织,香气四溢。老人们三三两两坐在门前,唠着家常,吃着烧饼,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细碎的阳光穿过那碧叶的间隙,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阳光下的他们,仿若全天的美好此刻都在这里凝聚,一时间竟也失了神。
中午了,蝉鸣声一浪接一浪,仿佛在诉说着盛夏的炎热。这时,去鼓楼附近吃涮羊肉是最好的选择,一边看京城的文化人情,一边品京城的人间至味。坐在二层的小楼上,一眼望去,窗外是古老的四合院,还有贯穿其间的胡同;屋内铜锅周围水汽翻滚,缕缕白雾送来阵阵香气。薄至透明的鲜红羊肉片翻滚进鲜汤,香气四溢。涮好的羊肉,裹上香浓的麻酱和韭菜花,入口便只剩下肉片的鲜美与麻酱的香浓,这就是北京人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吃完午饭,沿着街道走一走,阳光下热浪一阵接一阵,但是在周围的红墙灰瓦下,在高大的槐树或者玉兰树树下,却也能体味片刻清凉。站在树荫下等候红绿灯,人们的嬉笑谈话声,孩子们的打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此刻,是他们赋予了这座古都旺盛的生命力。
夕阳西下,天色渐晚,来到后海走一走。蓝的天空带着丝丝缕缕的淡粉色,如同在天空盛开的粉色玫瑰。临近傍晚,什刹海到了夏季里最热闹的时候。许多小商小贩已早在湖边支起了摊子,卖剪纸的,卖小玩意儿的……一个老爷爷的小摊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见一个胖胖的小男孩乖乖地站在摊位前,他用手撑着自己的下巴,认真地看着老爷爷摊位上那鲜艳的纸翻花,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颇有几分撒娇的意味。而老爷爷只是一边耐心地给小男孩讲解着纸翻花的玩法,一边笑眯眯地看着他。晚风吹过他的发梢,带着落日的余温拂来,带给人间温暖。
蝉鸣一声又一夏,温柔晚风勾勒出了京城盛夏的雏形,而那人间烟火气则是这盛夏京城最美的颜色。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八(13)班 高子君(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