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正在房间写作业的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目光如闪电般迅速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却未见一人。我以为是幻觉,便准备继续写作业。
“嘿,你倒是吱个声呀,我跟你打招呼呢!”那顽皮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我万分确定这绝非幻觉。我猛地站起身来,对着空气大声喊道:“你是谁?在哪儿?我为什么看不见你?”边说边急切地翻衣柜、爬床底寻找。
“我是精灵,我来……”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我的笑声打断,“哈哈,精灵,谁信啊,快出来!”她似乎生气了,许久都没有再说话。突然,我像被施了魔法一般飘了起来,我拼命地摆动四肢,却毫无效果,就像一个胀满了气的球,一直飘到顶到天花板才停下。这一刻,我失重了。
“现在信了没?我是精灵。”“信了!我信了!”我惊慌失措地附和着。待缓缓降到地面,我忙问:“你来干什么?为什么我看不见你?”“精灵没有本体,可以附身于任何物体,你看不见我很正常。我是来帮助你的,你内心的天性正在逐渐消逝,我要送你去一个神秘的空间进行心理考核。”精灵说道,“在那里,有很多神情颓废、形如傀儡的人,他们被内心的枷锁紧紧困住。你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仔细观察并理解他们,用你满满的正能量帮助他们摆脱消极的状态。只有当大多数人在你的影响下重新焕发出活力,你才算通过考核。千万别和他们产生矛盾,他们只是虚幻的影像。等到考核结束,我就会接你回来。”
我刚想说些什么,却突然开始急速下坠。大约四五分钟后,终于落地,四周仍是一片漆黑。一束光突然照来,我仅仅能看清自己的手脚,其他地方依旧是黑暗的深渊。我满心狐疑地审视着这诡异之地,却见一人缓缓走来。走近了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小得像一条细缝,沉重的眼袋仿佛两块铅块,压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他弯腰驼背,好似一张被压弯的弓,蜡黄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苦涩。他的嘴唇干裂得如同久旱的土地,嘴里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那声音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怪人冒了出来,他们如同失去灵魂的木偶,有气无力地挪动着脚步,就像枯死的时针,机械而又麻木地消磨着时光。他们的头发蓬乱得像杂草,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沾满了污渍和灰尘。有的人甚至赤着脚,脚底布满了伤痕和老茧。尽管外貌变化巨大,我还是从人群中看到了同学丽丽。见到熟人的我格外高兴,飞一般地跑了过去询问:“你也是被精灵带来考核的吗?”谁知她不但不理我,还用肩膀狠狠撞了我一下,接着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我怒火中烧,刚想冲上去理论,脑海中突然响起精灵的话:“千万不能和那儿的人发生矛盾。”我立刻闭上了嘴,任由丽丽走远。我大声呼喊精灵,却无人应答,这一刻,我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焦虑,无奈地瘫坐在地上,望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寂寞地数着,盼着这所谓的考核早点结束。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我疲惫不堪,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嗨,醒一醒。”不知过了多久,精灵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缓缓睁开眼,太棒了,我竟重新回到了熟悉的房间。柔和的灯光洒在整洁的书桌上,窗外的微风轻轻拂动着窗帘,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温馨。
“你都不知道刚刚有多危险!”精灵急切地叙述着,“你被那些虚影人的颓废状态感染了,幸好我及时把你拉了回来。不然,你将永远被困在那儿。”“啊?”“不过,我也找到了你的问题所在,需要你再去一次那个地方,好让我帮助你。”我还是有些顾虑。精灵赶忙补充道:“这次我会和你一起去,但是从另一个入口,想找到我可能有点难,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那一幕重演。我最后给你一句忠告,一定要乐观积极。”说罢,又是一阵失重感,我再次被送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我能行。”我深吸一口气,勇敢地向黑暗摸索而去。我思索着该如何在保持乐观的同时让别人也振作起来。不经意间抬头,却看到了一个令人气愤的场面:一条黑蛇用尾巴紧紧缠住一只麻雀,过了一会儿又放开,等小麻雀刚刚起飞,又缠住,像这样反复地戏弄着,把小鸟当成玩具取乐。而周围的人们却冷漠地见死不救,纷纷选择绕开,最多只是双眼无神地扫一眼就继续走。
我可不是那些“傀儡”,怎能容忍这般恶行。我赤手空拳,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挥舞着拳头向大黑蛇怒吼道:“走开,你这个禁锢别人自由的自私家伙!”让我没想到的是,仅仅是这一声怒吼,就让大黑蛇惊恐地瞪大双眼,随后化为灰尘,灰飞烟灭。也是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望向我,眼神不再迷离,充满了惊喜和不可置信,几秒后,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恭喜你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上方传来精灵的祝贺,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一切的考核内容都是精灵精心设计的,当代表人们内心枷锁的黑蛇被打败,代表自由的麻雀就能展翅高飞,人们的眼中自然有了光亮,不再浑浊。“好了,我的任务完成了,可以告别了。悄悄告诉你,你的同学丽丽就是我变的。”我点点头,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挥手告别。
永远不要被外界的事物所禁锢,我们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不要总是否定自己的心愿,否则,将会逐渐失去曾经那个无忧无虑、充满活力的自己。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安徽蚌埠市铁路第三小学六(3)班 徐晟珺(12岁)